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交网络》(美国)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4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371#
发表于 2023-5-5 20:46:31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为了泄愤,写了博客臭骂女友和恶搞女生评比,为的是什么,是让自己得到刺激,从这种刺激中来麻醉自己,让自己摆脱孤独,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觉,就想吸毒一样,最终还是会醒来的,而且醒来的一刻,孤独与失落变得越加沉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8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372#
发表于 2023-5-6 18:49:57 | 只看该作者
高速喷发的叙事节奏,凌厉精准又流畅的剪辑,凝练有力的台词,再加上几个年轻主演出乎意料的精彩表演,《社交网络》无处不散发着一种睿智,幽默和戏说并存的非凡魅力。而导演用暧昧的语言来暗示“虐鸡”和“肖恩帕克被捕”事件的幕后主使不止让影片充满嚼头,更是拷问观众,成功是否必经背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374#
发表于 2023-5-11 19:29:04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快速回复#也许天才和神经病只有一线之隔,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而类似《美丽心灵》中的精神分裂在多数情况下更是智商超高者的专利。电影需要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而一个矛盾的人格无疑是姣好的素材,长期以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乐此不疲的塑造了一系列类似形象来满足观众对高智商人群的窥视欲。            但是毫无疑问,天才也是人,他们人类的情感也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类型片也大多会在把天才吹捧一番之后回归人性,并最终在其救赎之路上实现影片的普世意义。             《美丽心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对名利的探讨,开场白就是一段《少年中国说》式的激昂文字,让在场的每一个祖国的未来都觉得如果自己在死前还没有开放过就是可耻的。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的暗示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地左右了纳什的人生轨迹,让他渴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他愿意竭尽所能,只要这个社会肯定他。威廉帕彻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他正是在纳什不甘心被五角大楼用完就踹的时刻现身的,是他让纳什感到受到重视、遇到伯乐,从此可以一马平川,青云直上。这种VIP式的待遇无疑让他亢奋,让他的虚荣心得到空前的满足,虽然这也可以归因于他一直以来人际关系的失败。所以不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服药时期,他最害怕的就是他睿智的双眼“失明”,这滋味就像打断一个运动健将的双腿一样,会让人痛不欲生,更何况这还是他拿出成果的基础。          当你活着的时候,走在路上,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学术精英,不是天才,你过着和别人一样普通的生活,要学会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敌人是天才,蠢货的对手也是蠢货,你永远也别想打败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永远也别想敷衍的其实是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375#
发表于 2023-5-11 19:29:2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天才和神经病只有一线之隔,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而类似《美丽心灵》中的精神分裂在多数情况下更是智商超高者的专利。电影需要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而一个矛盾的人格无疑是姣好的素材,长期以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乐此不疲的塑造了一系列类似形象来满足观众对高智商人群的窥视欲。            但是毫无疑问,天才也是人,他们人类的情感也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类型片也大多会在把天才吹捧一番之后回归人性,并最终在其救赎之路上实现影片的普世意义。             《美丽心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对名利的探讨,开场白就是一段《少年中国说》式的激昂文字,让在场的每一个祖国的未来都觉得如果自己在死前还没有开放过就是可耻的。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的暗示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地左右了纳什的人生轨迹,让他渴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他愿意竭尽所能,只要这个社会肯定他。威廉帕彻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他正是在纳什不甘心被五角大楼用完就踹的时刻现身的,是他让纳什感到受到重视、遇到伯乐,从此可以一马平川,青云直上。这种VIP式的待遇无疑让他亢奋,让他的虚荣心得到空前的满足,虽然这也可以归因于他一直以来人际关系的失败。所以不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服药时期,他最害怕的就是他睿智的双眼“失明”,这滋味就像打断一个运动健将的双腿一样,会让人痛不欲生,更何况这还是他拿出成果的基础。          当你活着的时候,走在路上,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学术精英,不是天才,你过着和别人一样普通的生活,要学会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敌人是天才,蠢货的对手也是蠢货,你永远也别想打败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永远也别想敷衍的其实是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376#
发表于 2023-5-11 20:17:5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要是都是温氏兄弟和花朵那样温柔善良、没有心计、优柔寡断的人也是不行的,这种心态善的人做不成大事。千一番大事业需要一点野心、狠心、玩弄手段、无情、自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8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377#
发表于 2023-5-27 08:10:0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部影片,除了惊叹Mark的能力之外,还有几点收获: 1、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付诸行动远远比空想来得实在,不做出来你想到的东西,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它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2、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并努力使这种热爱成为自己的优势,你会发现,其实你很优秀。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过不将就的生活。 3、没有认真做事的时候,就认真做好自己。 4、交往值得交往的人,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感情,是需要维持的。 5、多学一些课外知识,了解自己身边的经济行情,学多了,总不会是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3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8
378#
发表于 2023-5-27 13:53:02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电影真的好,来自于生活,诠释的也是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9

帖子

2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2
379#
发表于 2023-6-2 19:20:05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在现实中,马克是笨拙的,甚至在社会活动中失败。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台电脑是一个非常好的家伙,一个自负的混蛋。然而,上帝关掉了这扇门,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在网络世界里,他已经成为社会沟通的大师,他创造了新的社会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380#
发表于 2023-6-4 16:47:34 | 只看该作者
《社交网络》,一部急风骤雨般的电影。它似乎在模仿着主人公的成功之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急速上升之后,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创始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不过是个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的26岁年轻人。  那天在离Google总部不远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片中当Zuckerberg决定将当时的the facebook推广到Stanford时,全场欢呼。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自己正生活在世界的中心。而那些因为某个想法就能改变世界——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奇客们正坐在附近某幢房子里猛敲键盘。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先锋,因为在网络上发生的一切,比任何其他的技术革新都能更快速更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为什么让作家,电影人,媒体抓住不放的单单是Zuckerberg,而不是Yahoo, Google, Youtube, Twitter…的创始人和CEO?也许是他们的发家史太波澜不惊了吧,不像Facebook几年来不断在官司和关于网络隐私的讨论中挣扎。《社交网络》的故事也正围绕着直指Facebook原罪的两场官司,在听证会和凌乱的过去间跳跃闪回。Zukerberg到底有没有窃取Winklevoss兄弟的创意?他是不是有意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合伙人?就像《社交网络》的编剧,大名鼎鼎的Aaron Sorkin所说,Facebook早期的故事囊括了艺术作品中恒久不变的主题:友谊、忠诚、嫉妒和背叛。在鲜明的时代感之下,它其实有着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子。  Zuckerberg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他的动机不明,似乎永远躲藏在密不透风的语言背后。Sorkin给这部电影奉献了异常凌厉的台词。词句与词句的短兵相接,往往比拳打脚踢的动作场面还过瘾。大卫·芬奇似乎也回到了他拍MV的早期时代,剪辑快速利落,一扫《本杰明· 巴顿奇事》的故作深沉。在这样的节奏下,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被卷入了难以阻挡的漩涡中,每一个人的道德和能力都一样接受审视。如果Zuckerberg是个混蛋,那么与他对簿公堂的人也都得为自己的平庸付出代价。  一个“混蛋”与他周围人的关系始终是这部电影的中心。其实,让Zuckerbeg的故事变得引人入胜的不仅仅是那些争端,而是那些争端在Facebook编织的巨大社交网络的笼罩下形成的反讽意味。Facebook之所以比Google更能引起话题,是因为Google旨在改变我们接触事物的方式,Facebook却直接插入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不论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的横空出世似乎扰乱了很多东西。当一个人动不动就能拥有几百一千个“好友”时,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人际交往越来越变成单方面的展示与观看时,我们是不再孤独还是越发孤独?  Zuckerberg拥有五百万个“好友”,他最好的朋友却在起诉他——这部电影随处可见这样的黑色幽默。对于这样一个略显阴暗的故事,它甚至都有点过于好笑了。  无奈,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史诗。讽刺正成为唯一可信的时代精神(相比起纯情和悲壮)。《社交网络》一方面似乎在反省,可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它试图呈现的对象如出一辙,终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影像制造机器的一部分,超高速地记录、展示人类的历史。  今天,Zuckerberg会坐在黑漆漆的戏院里看着几年前自己说过的话被另一个自己念出来。我们或许也会面对那样一天when we are taking the picture even before the event has happen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GMT+8, 2024-4-29 08:29 , Processed in 0.1697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