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olerate 于 2021-12-19 22:21 编辑
一、分享一个本人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我对电影的看法,从初中开始逐渐转变,因为以前看的电影质量普遍不高,所以我当时觉得看电影就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以为观众看电影就图个乐趣。但在初中想法转变了,我发现观众可以从电影中获得很多的感悟和思考,能丰富人的见闻,扩大人的视野。这个转变的契机出现在一次我上英语语法课的时候,刘老师顺口推荐了一部电影《阿甘正传》,基于对老师能把英语语法讲解得深入浅出的崇拜,在空余时间我主动观看了这部电影。
我看完这部电影觉得五味杂陈,因为阿甘的成功似乎是努力与运气并进才获得的,与我当时认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理念相矛盾,而且阿甘的人生道路似乎并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更像是在母亲、珍妮等人的共同规划下才走出来的,阿甘走的人生路真的是他想走的吗?想着想着我才猛然发现,自己思考了很多以前并没有想过的问题。也许有时候电影并不是想传递一种固定的理念,而是想通过电影的形式激发人们的思考,思索电影中的矛盾冲突点,来指引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思索其中的逻辑顺序,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我想这也是《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能被观众强烈推荐的原因所在。
通过前后观看电影的质量对比,发现观看好电影十分重要!一部好的电影给我更开阔的眼界,让我更多的用脑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视觉刺激。电影里的哲学,比书本更有趣,比生活更明了,能让人明白了许多穷尽一生都无法明白的道理。不同的电影,能让我用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接受终究平凡的现实,却永不放弃追求理想的决心,从不可一世变得谦虚谨慎,让我从浮躁变得踏实。电影的出现让世界在我们眼里出现得更真实,没有遮遮羞羞的蒙蔽与掩盖,让我们的视角层面拓展地更加旷远与宽阔,丰富我们的思维角度,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得以多元交汇。
时隔多年后再回想《阿甘正传》中的电影情节,有了与初中时不同的感触,发现很多理念的确是有其正确之处的:在现实中,成功确实需要努力和运气的结合;旁观者清,别人指引的道路有时可能确实更符合自身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看同一部电影却又许多新的触动和感悟,这可能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但是看电影需要有意识地鉴别,有电影传递的是积极有益的内容和观念,但同样存在许多低劣恶俗的的影片,需要我们仔细辨析。有一点需要谨记在心:要看更多经典的电影,切勿在大数据时代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二、对在本课程中看过的前十部电影按照你自己喜欢的程度打分,分数范围1-10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喜欢,只打整数分,不出现小数点。并且说明你的理由。
1.《活着》9分
理由:电影改编了很多小说的内容,不仅是悲剧的结局,还有福贵被拉壮丁的经过、有庆的死法、万二喜的残疾部位,还升华了原作的基调:活着,即使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也不要放弃生的希望。这还是不禁让人追问,主人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最开始,奢华靡醉的时候,可能就是享受了,享受嫖赌的快感,然后破败了,活着是为了家人,但当他先后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儿子女儿,女婿外孙,身边再无一个亲人时,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余华说,活着本身就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当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我们是否也能为了活着而活着?
2.《居家男人》8分
理由:这部影片略带科幻色彩,进行不同的人生体验,巧妙地采用了“蝴蝶效应”的方式:选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环境可以磨钝一个人的棱角,失败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但同样告诉我们幸福的前提并不只在于金钱与地位,幸福或许并不在于我们攀登到了多么高的高度,而在于我们和亲人、和爱人共同经历了什么。正是这段一开始并不被自己接受但后来却又甘之如饴的生活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充实感和幸福感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3.《无依之地》8分
理由:《无依之地》反映的美国跟现在新冠病毒下的美国带给人的感觉十分相近:毫无生气,令人失望。但我个人而言,我感觉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大的戏剧冲突的产生,因此是平淡但却感觉真实的。违心的无奈,正是影片中的流浪者们力图摆脱的,未找到心灵的归宿,又不愿妥协,渴望在下一站找到,这种心态最终在导演的镜头中成为了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姿态。我们也一样,也需要经常在约束和自由之间选择,或许这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4.《开水房》10分
理由:这部电影让我对金融市场有了一次了解,整个金融系统没有创造任何实际价值,它的功能永远只有一个:财富的转移。讲明白点就是把财富从大多数人手中掠夺,并聚集到少数人口袋里。而任何赌局的游戏,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现实:大部分人以破产告终。人人都想走捷径变得富有,而有时候这个捷径会短的不合法,我们要以冷静,不要太贪婪,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金融市场,不走极端。
5.《你整我,我整你》8分
理由:这无疑是一部喜剧片。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家能为了一美金的赌注就可以颠倒别人的命运,资本家无疑是罪大恶极的,但是其实的最后我们会发现资本家也只是资本的奴仆。除此之外,本片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这个科学实验,毫无疑问,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因素更大些,我时常在想我究竟是不是我,我做出的每个选择每个决定,都是受到以往的影响,那么这个我究竟是我,还是由不同的价值观拼凑出来的我,那么“我”到底是谁?在影片的最后,我认为资本主义的内斗,就算资本主义打败了资本主义,骑士打败恶龙,却也会变成恶龙,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6.《首席执行官》9分
理由: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凌敏带头砸有质量问题的冰箱,所谓的有质量问题只是装了一个螺丝或者零部件有些松动。我不禁感叹: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是值得我们践行的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和态度。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要认真负责,要有职责感,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凌敏是个传神的人物,身上有着果敢、睿智、强烈的民族情怀、敏锐的商业嗅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无比坚定的信念!这些优秀的意识和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这些都将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人生道路。
7.《美丽心灵》9分
理由:电影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呈现精神病人的世界,就是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在别人眼中看来十分怪异的举动。在这部电影更有对爱情的崇高礼赞,爱是无限,爱是信仰,爱是一切逻辑和缘由。我们也能看到电影中蕴含着的很多细节:其实电影很早就隐晦的告诉了我们他有了精神分裂的征兆,他有那么点让人觉得怪异的地方。从约翰纳什博士迷失自我,陷入自己的幻觉难以自拔,最终他的“本心”成功战胜邪念,接纳自己,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的人生境遇中,我不得不承认,人的精神和毅力是伟大的。美丽的心灵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8.《入侵华尔街》7分
理由:电影前半部创造一个走投无路的场景,面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不公,无力保护自己的家人时,家人、朋友的任何安慰都只能留下更心碎的挫败感。冗长的铺垫,让人有一种想要按快进键的冲动。在“和谐”的宣传上,我们一直认为使用暴力是愚蠢的手段,却忘了美国一直坚定的保护枪支私有化,能够让民众走投无路的时候还保有反戈一击的能力。而后半部痛快淋漓,结局的大快人心,当看到最后吉姆同时拥有正义和自由时,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吧。这也给一些资本主义家很大的警示,吉姆的行为是为了让资本主义家明白他们要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9.《伯纳德行动》9分
理由:这部电影,充满矛盾、挣扎、内心的冲突与冲动,这就是人性真实的写照。影片通过独立个体的战争遭遇形成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纳粹集中营中所谓的专业人士制造伪钞参与二战时期德国经济战争的事实还原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情,以及个体在绝境时刻的种种人性表现。而现实也是残酷的,我们如同鱼肉,现实是刀俎,看着自己一刀刀的被现实割破,流血,遍体鳞伤。有些人想逃避,想妥协,想自杀。确实,死很容易。但是你不是一个人活着,还有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你的爱人。所以我们要更坚信我们的生活信心,因为只有活着,很多事情和愿望才可以实现!
10.《浪潮》10分
理由: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在我观看的过程中甚至也深陷于其中。作为社会动物,人都害怕被排斥被孤立,在寻求认同的前提下,往往会或盲目或违心地被卷入团体之中,所谓集体荣誉开始是顶虚幻帽子,到最后就成了紧箍咒;其实法西斯从未消失过,整齐划一的衬衫、整齐划一的手势、整齐划一的口号、整齐划一的目标、整齐划一的人,从点燃火种到蔓延开来只需短短数天,青年人的热血永远是沸腾的。“他们无法理解法西斯主义,但突然间,他们就成了这场运动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多加思考,但有些事情不是有理智就能够分辨清楚的,狂热群体的根源在于没有自我认知价值感,人群需要同质化,正如人民需要信仰一样。所以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何其重要,在观看影片后,我更加赞美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三、推荐一部没有在本课程播放、而你认为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电影《肖生克的救赎》
推荐《肖生克的救赎》是因为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安迪不屈服于命运、敢于抗争的人格魅力,也明白了很多以前不理解的概念和现象,如“体制化是什么”“好不容易从监狱出来,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自杀”;也扩展了我的思路和视野,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如何为自己争取利益。我觉得这部电影传递的信息量很庞大也很深刻,值得我们观看的剖析。
从影片中我意识到,我们要遵循内心价值观的选择。安迪果敢谋划越狱,但在把洞挖穿离越狱只差一步之遥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和纠结,不仅因为他害怕越狱失败,更在于他在肖申克监狱待了20年,被监狱内的体制内容、条例规定拘束,他被一定的体制化了。类似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的同学想转专业,有的人想要转行,但是害怕转失败,担心转成功后的日子比现在还苦,是现在不想要的。我们会发现,改变人生的重大决定,通常是很难抉择的,通常会在心里反复权衡。选错,那损失可能很大,可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状态,又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点耗尽自己的价值。影片中安迪最终遵循内心的价值观,他想要自由,想开一家旅馆。也使我明白,想要做“正确”的选择,那就得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是重要的、什么是喜欢做的。遵循内心价值的选择,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我还感悟到,要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核心资源。“资源”或许在我们信息爆炸的时代看来是遍地都是,但这是片面的,核心资源永远缺乏,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这个“争取”在安迪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影片中安迪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监狱长、狱警们做账避税,使他不被调离那间他准备越狱而在挖洞的牢房;安迪坚持写信办图书馆,带来书籍的精神寄托;他利用税务知识与哈利对峙,为狱友争取啤酒喝;利用他对数字的明锐度和对税法的才华开通个人账户,在里面汇集了越狱后的生活资金。我意识到,在很多时候,利用资源的力量,比一味努力更高效,成功也不能只是一味强调努力,也需要懂得利用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资源。
安迪花费20年的时间,用一把石锤和坚韧的毅力,最后缔造出一条瑞德认为要600年才能凿出的通往自由的道路。而现实中,我们内心的希望往往被轻易地埋葬在那些平凡的挫折里。无论生活多么黑暗,一定不要放弃对自由和希望的向往,哪怕失去了肉体自由,也不能失去精神的自由。安迪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不屈服于命运、敢于抗争的精神,也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和处理办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肖生克的救赎》阐述了人们追求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的深刻意义,值得反复咀嚼!
四、本人学院、班级、学号、姓名
学院:教育学院
班级:20小教3
学号:20210411121
姓名:沈冰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