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2023第二学期作业(周三,北校区)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2学前吴彦萱。 于 2023-6-11 11:30 编辑

因账号登陆困难 我的另一个账号叫做 22学前吴彦萱 积分有206分 望老师知悉
一、本人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朋友推荐我看《傲慢与偏见》。帅气的男主和美丽的女主,一个出身高贵,一个出身微寒。我先入为主,认为男主对女主带有偏见,认为男主没有发现女主是一个有胆识,有远见,保持自尊与自爱的一个人。所以看完电影觉得索然无味,就是一部爱情电影,并没有我期待的那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我的朋友对于电影的独特鉴赏力,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她认为傲慢与偏见不是富人鄙视穷人,它并非单向而是双向的,阶级与贫富差距的存在让穷人和富人之间隔着厚厚的阶级对立的屏障。我们很容易学会用身份来看人,对吗?一目了然的身份,身份所对应一串标签,贴到人身上就好。要挪开身份认识人就显得费劲很多,需要很多次对话,敏锐的观察,需要用力地敲碎那些无理的巨大屏障。这些屏障有时甚至不是社会强加的,而是我们自己无意识地建立的。伊丽莎白看似看透了阶级分化下的种种利欲熏心,建立了自己“先进”的价值观,但她的傲慢(我突然发现傲慢并不独属于阶层高的人)——她自以为只有自己尊重他人的感情,只有自己的内心超越了阶级拥有真正的善良——使她如此厌恶达西——慷慨、善良并且深爱着她的达西先生。
       到此为止我对这“傲慢与偏见”是悲观的,认为它是不可弥合的。每个人价值观的差异都是傲慢与偏见的高墙,我们不愿意让他人自己塑造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而是拿着“偏见”的模具,不放过他人身上任何与这“偏见”相匹配的蛛丝马迹,再自己脑补些,夸大些,便自己“造”出了一个他人出来。偏生人们又习惯隐藏,而大多数人不愿意深入了解他人隐藏着的部分,于是误解、误读、傲慢、偏见就没有止境地存在下去了。 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逐渐和解的结尾是令人感动的,我更多地理解了一些“爱的含义”:给对方一个自己塑造自己的机会,不再按着“我”的意愿认识对方;让自己的价值观有流动的空间,等待对方的价值观慢慢流进来。  
二、按照喜欢程度打分
1.活着9分 因为余华老师的作品本身就很喜欢,电影生动还原了小说,不管是人物刻画还是场景布置都让我感受到真实,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痛苦与愚昧。
2.瞬息全宇宙9分 电影用看似荒诞,让人啼笑皆非,却又内含讽刺的手法,表现出了人物在重压之下,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做的一次深度思考,给人心灵的震撼。
3.居家男人7分 主人公思考是不是要脚踏实地活一回,也让我们反思,我们不顾一切地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同时,是不是已经于不知不觉中将最珍贵的东西遗失在身后?
4.开水房7分 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即使再聪明,也要抵住诱惑,踏踏实实做人和做事。美中不足是剧情老套,容易被猜到结局,而失去兴趣。
5.浪潮9分 电影以极具张力的戏剧性结尾告终,事情脱离了人们的掌控,剧情也出乎观众的意料,在得到观感冲击的同时得到了心灵震撼,好看!
6.首席执行官5分 太有年代感的电影,剧情已经猜透了,就是一个公司的成长崛起之路,不太吸引人。
7.入侵华尔街6分 主人公像是为爱复仇,像是被股市的巨大内幕蒙蔽双眼,最后杀人竟成功逃脱,有点不太理解想表达什么内含。我想应该不是赞扬他的“英雄主义”吧!
8.你整我我整你7分 身份对调导致的一系列乌龙,让人感受到身份与地位的悬殊,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压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9.伪钞制造者6分 以二战为背景,以真人故事改编,借用这个电影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应该遵纪守法,守住法律最后的底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10.美丽心灵8分 了解“囚徒困境”,“智猪博弈”这些理论,只感觉提出这些理论的纳什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对他的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推荐一部电影
        我推荐《超脱》 看了很多电影,他们都被定义好了主题。自由,救赎,治愈,勇敢,主旋律,等等等等。“超脱”这样的名字,看起来像一部救赎电影吧,可是并不。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时时感受到复杂,揪心,无奈,同时也时时感受到爱,良善,温柔。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它所蕴含的情感一样,复杂跳跃,但又处理的非常清晰。
         如果要我给这部电影做一个介绍的话,我会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代课老师与边缘学生的故事。“边缘学生”是指由于缺乏家长与教师的管教、帮助,无法正常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长此以往陷入一种颓废、放纵的无序状态的学生群体。这种学生群体是丧文化的“易感”人群。 影片中,这群学生在造型上呈现出叛逆反抗的风格。马库斯打着犀利的耳钉,而杰瑞斯戴着黑色的头巾,耳机随意地挂在胸前。在言语上,他们习惯于使用极具攻击性的话语,马库斯会冲着教师查理吼叫“若你满口说教,我就给你一巴掌”。同时,导演通过近景特写来构建“边缘学生”强烈的暴力倾向。在拍摄杰瑞扔亨利公文包的片段时,镜头放大聚焦到杰瑞平摊的手掌,暗示了杰瑞内心对亨利的轻视。随后镜头转移到杰瑞的面部,其眉头紧蹙、两眼瞪视、上唇绷紧拉伸,呈现出一幅极具攻击性的表情。
       电影也给了我们几帧的明亮色彩,有一些孩子笑容的场景。但紧接着是梅瑞利斯的崩溃大哭。梅瑞迪斯对外界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这使其在艺术上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她喜欢并擅长通过绘画和摄影来捕捉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此外,她对外界也极度敏感,当被告知自己的作品是“烦透顶的不入流艺术”时,她绝望地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地看着父亲,“爸爸,你总是一针见血”。父亲长期的语言暴力不仅让梅瑞迪斯感受不到来自最亲近家庭成员的尊重、鼓励与爱意,也造成了她消极抑郁的心态。 受丧文化影响的青年群体在精神上具有敏锐的感知、孤独封闭的心理、扭曲“软弱”的期待与渴望,这也使得他们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暴力倾向、消极的自我抵抗、习惯性逃避等特点。究其根本,是现实境遇与精神期待之间不可调和的长期对立造成了他们分裂、矛盾的自我。预防和治疗这种负面的精神状态需要青年个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家长及时换位思考和社会的有力帮扶。
四、教育学院22学前本22210431136吴彦萱
因账号登陆困难 我的另一个账号叫做 22学前吴彦萱 积分有206分 望老师知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GMT+8, 2024-6-3 08:27 , Processed in 0.2487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