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2023第一学期作业(周二,南校区)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7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14: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佳怡21小教3 于 2022-11-30 10:17 编辑

一.我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其实我看电影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是朋友邀请或是学校老师安排全班一起观看。在我主动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电影当中,《垫底辣妹》值得一提。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我高三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的高三,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模考中度过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一段时间,我找不到学习的状态,模考成绩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这使我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周日下午,我无意中在手机上看到了《垫底辣妹》的片段,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把《垫底辣妹》完整的看完了,感触颇深。影片讲述了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工藤沙耶加在家不受父亲的待见,父亲一心要把弟弟培养成棒球手,而忽略对女儿们的照顾。沙耶加所在的高中有内部升学的制度,因此她整日和小姐妹们吃喝玩乐,成为全年级倒数第一的全然不在意。温柔勤苦的妈妈经常被校方找去谈话,她为女儿的未来感到十分焦虑,之后她将沙耶加送到了坪田所开办的补习班。经过水平测试,沙耶加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但开朗自信的坪田不以为然,他以特有的方式打开了女孩的心防,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在坪田的帮助下,沙耶加的学习态度逐渐浓厚,后来更立下了考取庆应大学的宏愿。而这个丑小鸭逆袭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这对于当时处于学习瓶颈期的我来说,无疑是起到了激励作用,让我重新拾起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那之后,每当累到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部电影,励志的故事一直陪伴着我走过了艰难的高三阶段。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你不行,充满自信地继续说出你的梦想,不怕嘲讽和失败。勇于挑战梦想的力量,对我来说是多么耀眼。
二.本学期看过的10部电影的评分及理由
1.《活着》10分
这本书我看过两遍,第二次看的时候感触更为深刻,根据这本书拍成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两位主演的演技都非常棒,葛优老大爷饰演的福贵,把前期富家纨绔子弟不思进取、成天泡在赌场不着家的1那种状态饰演的活灵活现的,让人看了简直怒其不争;再到经历了把家底输光甚至把房子抵押,老爹被活活气死,妻子带着女儿离家出走这一系列悲惨遭遇后,终于洗心革面,开始正经生活,以演皮影戏为生,但没想到又被国明党抓壮丁选中,不想打仗的他拼尽全力逃了出来……后来就连福贵的儿女也经历了坎坷的一生,令人唏嘘。该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演员的演技和剧情,电影的展现形式是比较轻松幽默,甚至于怪诞的荒唐,但是讲述的人的命运这些内容却令人悲痛,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电影用写实的方式告诉我:在那个时代,活着就已经是胜利。
2.《美丽心灵》9分
该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主人公约翰····纳什是数学界的传奇与天才,在博弈论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却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他在得知自己生病这一事实一段时间后,坦然面对,为了爱人,也为了自己的研究,在出现幻觉的时候,努力克服;妻子在得知约翰有精神分裂之后,选择与他共同面对,中途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陪伴他。我想,约翰是幸运的,在妻子不离不弃的陪伴和悉心照料下,同时凭着约翰对数学的热爱,他最终“苏醒了过来”,并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部电影让我明白,奋斗的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总是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坎坷,走过许许多多的荆棘与泥泞,才能在最后关头体会到幸福与快乐。无论生活有多煎熬,有一颗美丽的心,总不会错。
3.《居家男人》9分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创意,主人公的一句“我什么都不缺少”,让他体验了从未有过的生活,也正是这段一开始他不接受但后来又甘之如饴的生活让他找到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也许经常会回顾我们曾经做出的选择,然后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我选择的是另一个方向,那么我的人生会是怎样?其实生活的幸福,或许并不在于我们攀登到了多么高的高度,而在于我们和亲人、和爱人共同经历了什么,就像jack所说,我们经历过,我们也牺牲过,但我们还在一起,充满细节的真实生活——包括那些为琐事发生的争吵——所带来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是任何短暂而轻浮的激情无法取代的。而这所有的一切,必须我们自己去体会。
4.《浪潮》8分
优秀的影片绝大部分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或是小说改编,该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自负的老师给学生灌输独裁的思想,让学生体验独裁制度而后发生的一系列不可控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的一个叫“蒂姆”的富家子弟,他的家庭缺少温暖,一直渴望融入集体摆脱孤独。“浪潮”成立后,他第一个响应“平等”感召,把自己的名牌球衣球鞋全部烧毁。通过这个集体,渺小的自我被放大,自我价值也被提升,他一改平时的懦弱形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喷绘“浪潮”的标志。然而,当一个人奉献出全部身心,并未从中赢得别人的赞许,却突然发现这只是一场教学骗局时,他一下子就崩溃了。他无法接受“浪潮”被解散,掏出手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吞枪自杀……我想问,这样的震撼教育恰当吗?我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职责是传授知识,如果为了教学,有必要将学生变成实验室的小白鼠,让他们经受一些强加的内心挫败吗?
5.《伪币制造者》8分
我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和方式。看完整部电影,以往欣赏影片结束时令观众如释重负的感觉并未如平常般浮现,是壮烈一争奋勇牺牲,还是苟且共存延续生命?孰是孰非,电影似乎并未提供一个标准答案,非此即彼的历史观在《伪币制造者》中被消融为二元式的并存。影片从海边开始,从海边结束。片尾,萨利一个人静静的地面对大海,没人知道他在思考什么,或许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考。
6.《入侵华尔街》8分
我很喜欢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美剧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在片头表现的淋漓尽致。冗长的铺垫,让人有一种想要按下快门键的冲动。结局大快人心,美国人一如既往的英雄主义,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要而没有的勇气。吉姆妻子的自杀让他失意到了谷底,但吉姆任然强打精神收拾心情回家,那是出于他对家庭的责任心。可是,他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也许,是因为内疚,也许,是因为不想再拖累吉姆。可是,这在另一层面上讲,所有的问题都丢给吉姆了。不过,这也许也是造就吉姆英雄主义的原因之一吧。一个人,当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要么低迷不振,要么站起反抗。当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碰撞,理想会被现实所吞噬,当现实给你致命的一击,你会选择认输还是反抗?
7.《你整我,我整你》7分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有些搞笑,能给人带来欢笑,但透过表面,该影片的剧情让我不太理解,我认为没有很好的引导观众,容易造成价值观扭曲。比如瓦伦丁明明靠着坑蒙拐骗赚钱,却在期货市场如鱼得水,屡屡预测成功。而且资本家杜克兄弟一美元的对赌,就让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互换身份,虽然有讽刺资本家操纵的意味,但底层逻辑细思又有些挑战常规。整体来讲,我认为看该影片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或者说单纯的娱乐就好,不必看的太过认真。
8.《开水房股票分析员》7分
作为一部“金融诈骗电影”,《开水房》非常的骨骼精奇,居然在亲情方面也着墨颇多。 比如,赛斯一直耿耿于怀他小时候骑自行车摔断腿,却被父亲抽了两巴掌,不过再听到父亲亲口说出当时的难受和无奈后,父子俩人相拥而泣,赛斯也决定作污点证人,以换取父亲不被牵连。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生活就是一场赌博,我们都是不能逃跑的赌徒,每天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赚的更多。"
9.《壮志凌云2:独行侠》6分
整部电影风景优美,画面震撼,感情浓郁,节奏紧凑,音乐磅礴,不知不觉2个小时就过去了。影片描写了浓浓的战友情,还有如美酒陈酿般的中年爱情。其中最大的主角,不是飞行员也不是靓汤,而是呼啸长空的各种型号的飞机,从三代机到五代机都有,影片的结尾甚至还有二战时服役的螺旋桨飞机。但只能说故事编的太精彩了,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三代机遇到五代机时,在超视距范围就已经被摧毁了。只有如电影中,先是被误认为友军,才有格斗的可能,所以该影片还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10.《CEO》6分
该电影讲述了海尔兄弟的发家史,故事情节较为紧凑,以时间为线索,将海尔兄弟面临的几个转折点串联起来,让我对海尔兄弟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认识到私营企业家的不易,但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感觉,这样很容易误导单纯的观众。电影励志而富有正能量的讲述了创业的奋斗史,这只适于娱乐。演员表演平平,配乐简单,剪辑生硬。好的电影应该将抓住一些的重要细节来放大描写,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好的企业成长应该是绝处逢生的,是经历磨练的,悲从中来的。表演,配乐,剪辑都要努力的为这样的故事而辅助。
三.推荐的一部电影
电影名称:《小鞋子》
推荐理由:家境贫寒的男孩Ali帮妹妹取修补好的鞋子,在帮家里买土豆时,鞋子被当做废品收走,兄妹俩因为知道家里穷困怕被父母责罚,商量共穿一双鞋。因为鞋子不合妹妹的脚。一只鞋掉进了水沟。Ali想用他和父亲打工挣得钱帮妹妹买双新鞋,可是自行车刹车失灵,父亲受伤……当得知长跑比赛第三名奖品是一双鞋时,Ali哀求老师准许他参赛,他的目标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只为了那双新鞋。兄妹两个一直在不停奔跑,不论生活如何艰难,他们总是坚强面对。他们找寻似乎拿了那双丢失的鞋子的人,可当他们发现那位父亲是个盲人时,兄妹俩只是默默转身离开;在举办祭祀活动时,即使父亲保管着寺里的糖,但是绝对不会私拿一块。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朴素而真挚。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很喜欢导演镜头的拍摄方法。镜头处理上多采用长镜头,非常常规的分切,自始自终强调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感,用孩子的视角,反映种种原生态的真实。例如:影片序幕段落,在第一时刻将我们带入一个底层社会的图景中,带入一个孩子无助的世界,一个长镜头从容地呈现修鞋师傅一丝不苟地修补着一双已经开绽、破旧的小鞋子,然后,小阿里拿着鞋子,在商店赊买士豆,而鞋子被当作垃圾被收走,此时,也设下叙事的悬念,“鞋子”和“孩子”将遭受怎样的命运?再如,影片中也不乏温馨的镜头,阿里和妹妹洗鞋时,导演略去了院落中的贫穷气象,用了9个镜头,突出盆花、黄铜水龙头,孩子灿烂的笑容,两人快乐地吹起了的肥皂泡漫天飞舞,凸显了孩子的形象。影片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绚丽的特技与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奏,导演从简单出发,用最单纯的方式拍出了最丰富的作品。同时,这些节奏缓慢的长镜头的运用,配合着影片中悠扬的音乐,使写实与写意达到完美的结合,甚至连喧器的城市都蒙上了一种静谧的色彩。
在镜头的拍摄角度上,本片大量采用平拍。对于两个贫困而又无比纯真的孩子,导演并没有使用居高临下的俯拍镜头给予他们压抑或怜悯,而是耐心地蹲下身来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用平拍来制造与他们相等的地位,自然真实地解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孩子纯真心灵的真实流露,从而赋予了影片更多人文关怀的情感。即使在阿里与老师、与富人交谈时,对阿里的正面镜头都是平视的角度拍摄,使观众能够读到一种坚硬的东西,那就是尊严与平等。 本片中的许多特写镜头都传达出了特定的深层寓意,诸多的特写镜头就好像一个孩子在观察外部世界那般细致新奇,产生了灵与肉的聚焦与凝思的修辞效果。例如,影片开始时,首先出现的镜头便是双布满皱纹的手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双小鞋子。这个特写镜头一方面向观众暗示了这双鞋子便是贯穿全剧的道具,贯穿全片始终;另一方面又用这双满是皱纹的手隐喻了无数勤劳善良的底层人民。同时,特写镜头又巧妙地传达出剧中人物微妙的感情;当妹妹站在队伍中间,低头扫视着周围人的鞋子时,导演用慢移动的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周围那些大大小小或玲现或华美的漂亮鞋子,最后镜头回到了妹妹自己的脚下,是那双又大又旧的破球鞋,无比传神地描绘出了妹妹内心的羡慕与失落。
《小鞋子》以一种及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真切的反应出贫穷儿童的悲戚与无助,诚信与快乐。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虽然这个社会很贫穷,但是这部电影展现的,是善良,是质朴,是温情而不是贫穷。
四.个人基本信息
学院:教育学院
班级:21小教3
学号:21210411327
姓名:吴佳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GMT+8, 2024-6-3 07:31 , Processed in 0.2785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