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2022第二学期作业(周二,南校区)

  [复制链接]

1

主题

68

帖子

2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5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熟 于 2022-5-19 10:52 编辑

一、我与电影的故事
我有一个异地恋的男朋友,我们每周都会一起看一部电影,到现在已经看了不下100部了,看电影时我们会讨论剧情,结束后会一起点评人物,互相说说理解,有时候我没get到的点,他就能跟我解释。他没看懂的点,我能给他细说,感觉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了。现在养成了习惯,我看过电影后都会要求他也看,然后和他一起探讨问题。
二、电影影评:

《活着》—9分
苦难是生命的常态,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好好活着,充满希望的活着。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就是蹉跎了一辈子。生活不易,还是得这么活着。经年以后,鹤发的富贵摇着蒲扇回想那天不让有庆上学,少买几个馒头就好了,可生活不曾回头。似乎富贵从来没有快乐过,但他却已经是主角中最幸运的了,可见当时社会动荡的恐怖。
《美丽心灵》—8分
这部片子不错,以前的精神科诊断,需要完全去除症状比如约翰纳什的(幻视),现在的精神科诊断,只要认知没有问题,就像约翰纳什,知道三个幻视都是假象,就可以了,现在鼓励带症状生活!剧中艾丽的不离不弃让我很佩服,如果自己的丈夫被判精神病,自己该怎么生活,怎么能接受自己孩子有着这样的父亲。天才与疯子真的就是一墙之隔,是我们的愚蠢,本来就不该定义天才和傻子。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懂得我们不懂的东西,他们的区别在于天才是我们常人可以理解的,而疯子是我们不能理解的。男主通过计算能区分幻觉和现实,这强大的意志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浪潮》—8分
不说剧情本身,我看完察觉到一个问题,我发现这个电影里有强烈的女性主义,除了被动、软弱、容易受人摆布的莉萨以外,几乎所有出现的女性,都显示了独立、冷静、理性、睿智的特质,与自私、固执、蛮不讲理、容易头脑发热的男性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第一节课就开始直到退课前一直对“文格尔老师”发出质疑的莫娜,告诉女主角卡罗尔“你弟弟应该发现自己的底线”的妈妈,以及赖讷那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却又明白事理、坚持原则的妻子,都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自立自主,勇于担当的知性形象。更别提水球比赛前后,卡罗尔冒险打印传单,揭露真相抵制“浪潮”运动的勇敢行动——无疑是在影射和致敬纳粹时期“白玫瑰反抗运动”中散发传单时被盖世太保逮捕而遭无情杀害、后被德国女性杂志Brigitte评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的女英雄苏菲·索尔。而集中反映男性愚蠢和野蛮的,是赖讷和妻子、马尔科与卡罗尔的两段争执。在妻子批评自己享受学生崇拜、利用受学生欢迎操控他们后,自卑又自大的赖讷竟将妻子的善意批评理解成“妒忌”,并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嘲讽妻子上课前要吃镇静药。同样,水球比赛闹剧后,马尔科找到卡罗尔,认为卡罗尔破坏了他们的团结——“体育馆第一次那么满座”“就是看不得我受欢迎”——同样将卡罗尔面对强大的“浪潮”努力发声的独立抵抗行为理解为对他个人的“妒忌”情绪。如此一来,本片中,男性之于女性显得那么愚不可及——幸好,还不至于死不悔改。此外,本片多次出现、强调象征母性/女性的意象:水。如赖讷多次在宁静流淌的河中游泳,演讲前夕马尔科淋着雨前来劝说赖讷。而马尔科在水球比赛中独自沉入水底,在沉寂的冰蓝色的水中闭上眼睛聆听水的声音的场景特写,仿佛告诉人们:在男性亢奋、焦躁、炽热而失去理智的社会表达和社会行动中,理性而冷静、睿智的女性是如何像冰水一般浇灭他们的狂热,一次次劝说他们回到现实、回到客观、回到对自己内心的审视,让波涛骇浪的“浪潮”回归平静。回到电影本身,在“洗脑”前,电影交代了学生所处的心理背景,简单来说就是缺乏时代精神,娱乐至死,缺乏理想追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目标,因而缺乏归属感和力量感。进展不顺、一盆散沙的话剧社、水球队便是例证。随后,赖讷接管了这些学生的灵魂建设工程,用他强有力的话语权和灵活的教育语言。虽然他共上了五节课,实际上在影片中,“浪潮”的建立和纪律的形成都发生在前三节课,第一纪律铸造力量,第二团结铸造力量,第三行动铸造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强烈、目标明确、立场坚定的人,如莫娜、卡罗尔将被排除出外;被动、不善思考、缺乏归属感、渴望爱和关注的人,如马尔科和蒂姆,将主动融入并逐步汲取集体的力量感,极端如蒂姆甚至会主动消弭个性(烧掉所有品牌衣服),将集体跟自我等同起来——“浪潮是我的全部”的疯狂便是这样产生的。如此一来,“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如何在现实中成为可能”的答案同时也回答了“如何避免被法西斯主义吞没”的问题。这是我近期看过感触最深的电影。
《居家男人》—8分
没有看介绍,于是它与我想象的完全完全不同,名字和剧情根本不搭边,但是再看一眼海报,确实如此。其实我不能理解,男主最后找女主和咖啡这一段,现实中我认为女主不会去,更不必去,可能这就是电影吧需要一个收尾工作。
《无依之地》—8分
不是一直在路上的小清新,而是行走在旷野中的孤独和疗愈。看的时候让我一度恍惚,这是美国西部的现代游牧,又何尝不是中国西部的心灵光景。在本片中无依是一种人生选择,可惜现实中无依往往是一种无可奈何。返璞归真的演绎让麦克多蒙德三度封后,集编导剪于一身的赵婷让本片浑然天成。
《伯纳德行动》—7分
天才起初都开着挂活得好滋润,但最后都活腻了活得空虚寂寞。其实我觉得他用和真钞一样的纸和墨,他做的就是真钞了,只是不被国家认可的真钞。剧中揭露了很多人性的自私和主角残存的善意,让人不禁感叹。
《股票分析师》—7分
此片讲了这么一个角度,做市商制度的幌子下,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说是销售,其实就是把财富转移到这些股票经纪人(更准确地说是推销员,因为这不是真正的证券公司业务,而是可以把不存在公司包装好卖给你)的口袋。这也反应了证券界的一个容易误入的境界,那就是反正股票是炒来炒去的,即便是一坨毫无意义的石头,本身毫无价值但通过炒卖投机一样出利润。从事金融业,道德底限是个永恒的话题。经典台词:忽悠到底!!Act as if!
《你整我,我整你》—7分
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存在,但是其实还是人的几个层次的需求不同,当你要为了生存的话,你需要付出什么,你又会丢掉什么,一旦你站在高位,你怕掉的东西比较多,就不能肆意妄为随心所欲,你要尊严,片子就是早年商业的运转以及逐利的投机商私下交易之类的,他们为了一美元的赌注,就栽赃葬送一个人的生涯,很不尊重人,剧情稍微有点无厘头,不过也算风俗。
《首席执行官》—7分
海尔集团在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一直严格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完成产品的效率,所以海尔集团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很多时候,合作方愿意跟海尔合作都是被海尔的质量和效率感动到,从原来的趾高气昂到后来的荣幸备至,是海尔集团自身的硬实力为自己赢得了主动权,赢得了发展机会。映射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只有自己变优秀了变强大了,你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才会自动向你靠拢,你才会变得更优秀。
《入侵华尔街》—7分
这片看着太爽了,最后台词是我是人民的战士,只要资本没倒下,我就一直杀下去,直到我倒7分下为止。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后老板的那番话,没有哪个有钱的人手里是干干净净的,资本主义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如果每个人都被逼急了拿个枪大开杀戒,美国可能已经消失了。胳膊拗不过大腿,人民永远斗不过资本。

三、推荐一部电影:
我推荐《模仿游戏》,电影讲述了计算机天才艾伦·图灵的传奇一生,作为一位伟大的英国数学家及逻辑学家,图灵曾在二战期间破解德国著名的密码Enigma,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然而《模仿游戏》描写了一位改变了世界的天才又是如何被这个世界无情摧毁的悲剧,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所有人都得救了,除了图灵”。图灵在青少年时期就展露出数学天赋,他平时说话以及和周围人交往都是简单直接,因此周围很多人都不喜欢和他合作交往,因此他的性格更佳孤僻,他童年的伙伴是他的全部,图灵渐渐的爱上了他,就在图灵要向他表白的那天他突然得知了伙伴的逝世,图灵从那以后是一位同性恋者,这在当时的英国是不允许的,他用了常人不能理解的方法解密码,他用机器来解决机器的问题,让机器代替人类思考,以自己童年伙伴也是爱人的名字作为他的机器的名字,最后图灵也因同性恋被强制服用药物最后到自杀结束了一生。在他死后,无数的数学家继续研究他的机器,被数学家们叫做图灵机,我们现在也叫它“电脑”。影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有时候,正是那些人们认为的无用之人,成就了无人所成之事”。我总感觉他就是天使,为了我们人类发展科技才来到了人间,完成使命后匆匆离去。我们人总是这样,当天才活着的时候不以为然甚至鄙视他们,但当他们去世后,人们开始注重他们的价值,这是最恶心的。

四、机电学院、21机械工程专升本1班、21231354149、朱琳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GMT+8, 2024-6-9 05:01 , Processed in 0.1869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