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国贸专升本2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2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故事情节(选自第十一章)
       心理系教授瓦莱丽·丹齐克认为高森所有的作品都源自功利主义,用‘人会做他们做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带来最大效用’这种说法来解释人类行为,高森所提出检验的每一条假设,都是基于这个假设。社会学系教接奥立弗·吴认为高森他仅从单一面向切入人类行为,他用到了归谬法,也就是每一个行动都要计算,社会结构可能会瓦解。经济系教授斯皮尔曼认为丹尼斯·高森的分析可能有不足之处,但没有任何一点足以视为严肃的批评。
     斯皮尔曼指出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前提并不切合实际,当丹尼斯·高森假定,人具有高度理性并且追求最大化效用的时候,并不表示这是他所相信的真实的人性观点,他只是采取了必要的手段,才能以实证方法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主题。他用报纸和饮料举例:你从瓶子里喝的第一口饮料,会比最后一口带给你更大的满足。如果你买了一百瓶汽水储存在家里,可以自行决定饮用的时间,每一瓶都带给你同样的满足感;报纸的边际效用递减非常快,只要拿到一份今天的报纸,第二份的边际效用几乎等于零,因为报纸只要一份就够了。
   接着化学系教授索菲·尤斯蒂诺夫提出了关于高森所写的最佳品牌数目的不同意见,斯皮尔曼指出丹尼斯·高森在这篇优化品牌数的论文里,开始的前提是消费者有不同偏好,而高森所试图检验的,便是利伯维尔场经济体如何在其间权衡取舍。”索菲·尤斯蒂诺夫举起高森那叠论文,问斯皮尔曼教授,如果没有广告,没有不同的品牌,我可以省多少。斯皮尔曼教授回答道:广告是做生意的一项成本,但是广告也让我们知道有其他选择,对于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以及是否有竞争商品可供选择,它可以给予我们更多信息。”所以广告增加了竞争,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更低的价格。

二、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最后一单位的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或者说当消费者的连续消费过程中变动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三、现实中相应的例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活中的例子: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这时我们可以称之为负效用。
     消费者偏好在生活中的例子:众所周知女性下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所以在自己外表上投资的也越多,比如衣服、化妆品、护肤品都比男性花费的要多,而男性会更加倾向于购买游戏装备、电子产品等。

四、总结:
        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消费同一种商品时,所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低。如果我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贪小便宜”的特性,设置比如第二杯半价,第二件八折等,再比如免费续杯的可乐,健身的年卡,游乐园的年票等等,这些都是利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没有多少人会在一年内去游乐园几十次的人们在连续吃,连续喝,连续玩儿以后,边际效用不可避免的趋近于零,甚至是负数。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当我们作为商家时,可以利用消费者偏好这个特性,对于特定的人群推出特定产品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没学习经济学之前,我们不会将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情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比如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影响供求的因素几乎都可以用人的行为或者心理解释,比如要素投入有投入者的收益考虑在里面。假设处在一个理性的状态下,学习了经济学可以避免把钱花费到一些不会产生效益,注定不划算的事物上去。
21国贸专升本2  刘梦蕊    21230121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5-15 18:49 , Processed in 0.16742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