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20金融工程2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5 1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210180217 于 2020-12-25 17:44 编辑

《一课经济学》第二章中有一段文字:“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玻璃碎片,若有所思。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店主和众人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这不,对面的玻璃店又有生意了。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250美元。这笔钱可不算少。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那装玻璃的人吃啥。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善人。"阅读此书,仿佛被作者带着,走进了经济学的幕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读了一遍经济学原理,那些曾经只是印在书本上的概念一下子融人到了生活中。仅看这一段话我便想到了一个经济学原理:这仅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例子:在经济危机时刻德国发动了战争,并通过战争手段进行经济掠夺,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即使经济会增长飞快,但并不代表对于战争中失去财富的人有利,且战争的破坏绝不是经济增长有利的条件。可这只是财富的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且在这其中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感想被转移财富的人也将会没有财富且为了增加自身的财富,便又会掠夺别人的财富,从而陷入一个恶性的经济循环,也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对自身、社会、国家都是一个不好的影响。也绝不能陷入一个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商学院20金工2班20210180217吉健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5 20:5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段来自第十四章,主要案情是这样的:一位母亲被一个喝醉酒的司机撞倒了,因为这个,她将近一年不能做家务活。她的丈夫不得不雇人来家里帮忙,他因此支付了五千多美元的工资——在那个时候,这是相当多的一笔钱了。司机投保的保险公司提出只支付这五千美元,他们争辩说这是一位家庭妇女一年所做服务的金钱价值。我受邀以专家的身份前来作证,评估这个数目。”“这是否公平我说不上,但是,这些钱肯定抵不上这位家庭妇女所做的服务的价值。有一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们,但是当然,我在审判过程中说清楚了的。那就是,这位妇女是位注册会计师,尽管出车祸的时候,她并没有在做会计工作。我估算了一下,像她那种受过培训并且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一年可以挣一万美元。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一万美元才是这个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提供的服务的价值,而不是五千美元。这不过是基础经济学的知识。但是恐怕,这些与法庭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   斯皮尔曼看着他的两位朋友。他们脸上神秘的表情让他不得不继续往下说。“法庭是像会计师那样来看待成本的。它只会问丈夫要支付的工资是多少。而经济学家——提醒你们一下,甚至是刚开始学经济的学生——把成本看作是放弃了的最高成本。 开学初,关注了国老师的初级经济学的公众号,发现了老师上传的书记连载资料,其中便有一本《致命的均衡》,这本书在高中的时候就读过,当时没有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读物,而是一本推理小说来看。看过之后,没有很大的印象,而如今再看一遍,是当作经济学读物来看,发现其中关于消费者剩余、价格弹性、社会效率都有很多精彩的讲述,结合书中生活场景,特别好理解。之前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对其中的概念感到头疼,对一大堆图表来袭,刚看过,转眼就忘记了什么意思。而本书中不同,故事设定在哈弗大学,写得很有人情味儿。推理部分不算特别诡异,但也很引人入胜。破案的主人公是一位经济学教授,据说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形象塑造,动不动就会发表一番关于经济学概念的议论,讲得非常通俗易懂,看过一遍就忘不了啦。而且这些经济学的概念和小说情节也结合得恰到好处,一点儿不生硬。 比如说在第十四章,主人公回忆自己曾经在法庭做证的情景,一位家庭主妇被违章司机撞倒,受伤必须休息一年,她的老公需要聘请一位保姆为家庭服务,支付工资5000美元,法庭在审理时听取经济学教授证词来判定赔偿多少钱合适。这位经济学者认为,被撞伤的家庭主妇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出门工作能够赚得10000万美元的年薪,因此她为家庭服务的价值为每年1万块,而不是5000元。此书引人入胜之处不在其剧情,而在于凸显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经济学教授通过博弈论解释商场的打折现象,通过边际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讨论了服务质量的问题。身边的“迷”一个又一个的被解开,使我感到了经济学巨大的力量。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枯燥,但是读到后面时发现本这书很有趣,情节发展中融入了许多经济学原理,也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的了解经济学。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原理”在现实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在按照这个法则去决策,从而去达到自身的效用均衡。但这个均衡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它将一个知名的教授推上绝路。 18金融工程1班 孙怡 18211210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6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节选段:“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
  “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情节概括:帕特丽夏·斯皮尔曼休假回到家中与父母抱怨起来她作为一个兽医的忙碌与各种辛苦,作为父亲的斯皮尔曼建议女儿(帕特丽夏·斯皮尔曼)提高价格以减少来光顾的顾客,但女儿驳斥有些人会专门挑选高收费的兽医,因而工作量并不会减少。
                                                        来自第五章
反映原理:需求定理研究的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比关系。价格高则需求量少,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等等
现实生活例子:1.很早以前可口可乐500ml还不是3rmb,而是2.5rmb,其价格升高了,但是相较以前而言,凝聚在其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因为产量和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因而其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2.如果可口可乐价格上升,而同等级的百事可乐价格不变,那么可口可乐的销量就会下降,而百事可乐销量会上升,因为其互为替代品。
自己的感想:我的选段中,女儿作为一个兽医,其服务也可作为一种商品,而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当她提高收费的话,其需求却并不会因此而下降,可能是因为凝结在她的劳动中的价值对于她之前的价格来说还是偏高,而当她提高收费以后,消费者(顾客)可能从低薪的一群人换成了高薪的一群人,因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算是提高了,但总归还是量小于需,因而其收费价格总体还是偏高的。但是就总收入而言,其收费提高了以后,可以在更少的时间挣到相同的钱,而多出来的时间既可以自己安排,因而我还是比较提倡提高收费。
20金工2 20210180240 叶定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6 16: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节:
“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
   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在买独木舟时,节省l %可能就是10条红色羽毛腰带;而山药呢,节省1 %只有1 /10根红色腰带。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一般的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在购买独木舟时,会比购买山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更低的价格。由于独木舟比起山药来,要花去典型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多的收入,如果卖独木舟的人想以比他的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那么大多数顾客会继续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个更划算的交易。可卖山药的人却不一样。顾客更愿意不再去寻找更低的价格,因为从寻找另外的山药商人中节省下来的钱相对来说少多了。“
                                              来源:《致命的均衡》终章
经济学原理:
行为效用最大化原理: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
实例:
在我们生活中每月一定的生活费,然后在奢侈品,零食,衣服等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且满意的搭配,可以奢侈品少买点也可以衣服少买点等等来搭配,经济学称这种行为为效用最大化。
总结:
在实际中,消费者可能不总是选择最优的组合。这可能要求消费者思考太多的问题。这只是是一种理论,用满意理想去解决并且解释这类行为——选取次优的、但是够好的组合。正如
哲学家边沁提出快乐与痛苦是控制人类行为的力量,人类极力求取快乐而逃避痛苦,这正是功用最大化的心态。
                                                                                                20210180244袁怡璇20金工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1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不管怎样都是要付给债权人利息的啊——除非他们赖账。如果这趟横渡的总收益超过燃料费、食物供应费和所有员工工资总和一块钱,那么,库纳德就赚了一块钱,而如果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没有走这趟航线,他们就赚不了这一块钱。拿你在达拉斯市中心的商店做例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门大吉呢? 如果你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你就不会关门。关门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你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如果你的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当然,你是永远不会那样做的。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接下去的一小时里,斯皮尔曼和麦迪逊就国家的经济问题交换了意见。斯皮尔曼都不愿意起身离开,去健身房进行下午的身体锻炼了。‘’非常有趣的一次讨论,教授。我盼望着再次见到你。如果你和贵夫人去达拉斯的话,我非常乐意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商店。“
《致命的均衡》第十三章
经济学原理
可变成本又叫做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实例
    例如,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房租、人员工资、设备折旧、贷款利息以及必要的费用等;变动成本主要包括水电费、物品使用费、洗涤费用、餐饮采购费用、酒水费用及其他随个人使用而发生的费用。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变动成本的特点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推销员佣金、装运费、包装费,以及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都是和单位产品的生产直接联系的,其总额会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的增减。其基本特点是:变动成本总额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不变。
                                                                          18金融1班 刘亚锐 18211457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7 17:3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210180251 于 2020-12-27 17:57 编辑

一、情节:(来源于《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有一次,斯皮尔曼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二、经济学原理
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消费者并不能无条件的地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地权衡,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2、供给与需求相对均衡原理
所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人们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供给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而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三、实例
1、比如我去买一台相机,我会为了多一点的折扣,哪怕是1%去拜访不同的商家,因为这会是很值得的事情,但是如果为了买一支笔,即便是50%的折扣我也可能不会去寻找新的商家,因为我寻找新商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要高于我获得的折扣的利益,也正因为这种现象,所以相机之类的高档品同档次间的价格会越来越接近,而类似笔这种的价格可能差距就会比较大了。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2、当苹果的价格上涨时,其他条件不变(如除苹果外的其他水果价格,自身的工资等),那么买苹果的人就会减少,对苹果的需求量就下降了。如果苹果手机的供给量过多时,商品剩余的多,人们的需求也会下降。这就是为什么供给与需求要相对均衡化的原因。
四、自我感悟
       荷兰式拍卖中的经济原理很有趣,这一原理不仅用于拍卖,也被运用于普通商品的销售。以前的我认为商场里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到最后几周折扣的更多,价格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将被捐给慈善机构。此时我还简单的认为商场得赔本,甚至可能不得不关门。现在发现如荷兰式拍卖,顾客必须在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间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一空,而商场大赚其前。在这种有这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均衡。乘坐飞机的乘客会发现,机上的乘务员几乎每次都会和乘客玩一种"拍卖机票“的小游戏,从低价拍卖某个航线的机票,叫价最高者得之。其实,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和刺激性,航空公司不如换”荷兰式拍卖法“试试,肯定是既能够吸引眼球,也不会让航空公司赔本。
20金融工程2  努斯热提  学号:20210180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16: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段一:当亨利·斯皮尔曼跟着女儿走的时候,他思索着:其实,找一件商品所花费的时间比看见一件商品就付钱所花费的时间要多些。这又一次证明了信息的价值啊。
选段二:“这把削皮刀的价格合理吗? 我想,你要是再逛逛,还可能会有更好的。”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眉头一皱,询问道。“如果我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选购削皮刀,我可能会找到比这把刀价格低得多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是你也得考虑到时间的价值呀。买削皮刀可不是我理想中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
选段三:“这只会让那些认为消耗在产品上的劳动决定了它的价值的人感到吃惊的”“我能想像得出他们的惊讶,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这些邮票能引起你的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
选自小说致命的均衡第七章
原理: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还必须明确,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在不同社会形态里情况是不一样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价格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外,还要受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的约束。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例子:如果说一瓶水的价值(蕴含在其中的加工费,原料费之类的人类劳动)是1元,那么这就是商家定的价格的基础,可以说是价值决定价格。这瓶水的定的价格是2元,那么这瓶水可以说是这瓶水1元价值的表现形式。这就体现了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如果供不应求的话,价格就会上涨;如果供过于求的话,价格就会下降。这就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价格更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而其中如果国家进行价格的控制的话,就体现商品的价格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外,还要受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的约束。
感想: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随着环境的变化就极有可能变得不同,而价格也会随之变得不同。像选段三中的邮票的价格一样,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这就会导致价格会因我们的主观判断而使我们觉得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
20金融工程2班 李夏尔  学号:20210180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1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210240103 于 2020-12-28 19:55 编辑

1.小说情节:面值一美分的英属圭亚邮票却价值连城
当英属圭亚那1856年的面值1美分的邮票在德梅拉发行时,被人们疯狂抢购。其实那只是当地的邮政局长在把来自伦敦的邮票卖完之后,出于应急才印的一些临时邮票。它使用的是普通的类型,抄袭了当地一家报纸上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再加上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假,局长大人又把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加在在了邮件上。可是这张邮票却被人们花特别大的价钱来疯狂抢购,令人非常惊讶。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这些邮票能引起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他们从邮票拥有中获得的乐趣就是他们知道他们有安全的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一个顾客的满意度是来自于邮票的独特性还是来自于邮票不受价格上涨影响的程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主观判断依然决定了他们乐意付多少钱——第七章
2.经济学原理:
(1)供需定理:供给量不变时,随着需求的增加,能够供应的邮票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也会增加。当印刷完成后,邮票就成为不可再生的东西。对精品的需求会随着集邮人群的扩大而增加。更多的空闲时间催生了业余爱好,而收入的提高又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投资者对邮票的增值潜力的密切关注又增大了对邮票的需求。
(2)劳动成本和价值:这些邮票的价格主要是劳动成本。集邮是一种娱乐性的消费,使集邮者感到安慰的使在享受乐趣之后手中的邮票尚有残值存在。
(3)媒介交换的属性:邮票准确反映了价值,这得益于国际交换媒介的属性。邮票可以任意换成几乎任何货币,以外汇的方式来抵御货币贬值,从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4)保值增值性:当定期存款和债券这类资产购买能力下降的时候,邮票是对付通货膨胀的一道屏障。
3.现实举例:
(1)供需定理:随着购房需求的增多,人们的购房需求不断增加,且原材料价格不断升高,所以房价也不断上涨。
(2)另外,房子的价值受到劳动成本的影响,它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和满意度,所以影响了它的价值。
(3)房子具有保值增值性,因此很多人买房也是一种有效的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
4.感悟和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
18金融工程1班   18210240103  曹云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8 2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小说情节: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第二章
2.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
3.相应例子:
         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4.自己的感想: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想法不仅仅适合经济学理论,也适合日常生活。
20金工2  方佳丽  20210180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210180213 于 2021-1-2 10:09 编辑

情节一:第三章
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而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了。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现在回家意味着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对于个体高收入者,这些机会成本会变得很高。正如斯皮尔曼经常告诉学生们的那样:一个按小时收取高额费用的著名律师,你是不应该和他聊天谈论天气的,因为他的计时表在不停地计时收取费用。同理可得,比起那些机会成本低得多的公司法律秘书,这种律师可能很难舍得去享受假期。
经济学原理:权衡成本与效益。
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在社会中有充分并且广泛的体现,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人们可以比较清唽地得出自己是否有必要做这件事,换句通俗的话说,做这件事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符合预期的利润。这一点,在经济学领域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人们的“功利性”心理很容易带领人们走向这种成本利益比较。
举个例子: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家都知道吧,但是作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有毕业,是不是很惊讶。当时考入大学后的他,选择了辍学,因为他觉得学校里的必修课远不如选修课来的有趣,于是他选择退学,成为了选修课里的旁听生。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假如他没有旁听选修的书法课,也许微软系统里就不会有各式各样的英文字体了。在这个例子中,比尔盖茨的大学时间是成本,所学所用的知识是效益,我们要向比尔盖茨学习,学习如何权衡成本与效益。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权衡成本与效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感想总结:
对于成本与效益的权衡,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当每个人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成本是什么,效益是什么,再加上能够很好地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我想大家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就十分清晰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权衡,所以总会导致效益损失。总之,经济学原理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正确认识经济学原理,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解释社会现象。

情节二:第三章
大学里的所有学科中,没有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那样,能够充分地解释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但是经济学所吸引斯皮尔曼的正是经济学家对个人日常经济生活的理解。
他的父亲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经济学之前,斯皮尔曼一直没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  
现在,亨利·斯皮尔曼能用一个理论来解释父亲那令人费解的行为反差了。这种反差并不是说比起妻子和孩子来,父亲更喜欢西尔弗曼先生。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很关心全家人。但是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小斯皮尔曼学会了用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父亲做生意要和其他的裁缝店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亨利.斯皮尔曼知道一些很少有人会相信的事情。如果他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别人会误解他的:他的父亲,一个对顾客最有礼貌的人,对待自己的家人竟会像百老汇那家加油站的职员一样粗鲁。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无需去改变父亲的性格,只要改变那一成不变的价格就行了。
在家庭范围里,市场供求平衡价格不会决定资源在每个人身上的分配。因此,老斯皮尔曼乱发脾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在楼下,在他的裁缝店里,同样的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父亲视环境的不同调整控制自己的脾气。而小斯皮尔曼也同样遵照了由此理论预测出的模式。今晚,为了招呼那个不速之客,亨利.斯皮尔曼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因此,他是不会开心的。
经济学原理:市场决定价格
不论是在市场经济或是计划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或多或少收到市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决定价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市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从供求影响价格的角度,可以将现有市场分为买家市场与卖家市场。买家市场,就是供求大于需求,供买家选择的商品较多,同类商品的买家之间的竞争压力就会增大,不利于买家。相反的,卖家市场,就是需求大于供给,买家对于商品的需求增加,或是商品产量下降,这时,卖家就会提高商品价格,不利于买家。
举个例子:
相信大家对于猪肉一定不陌生吧,因为大量进口猪因感染死亡,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其主要因素是猪肉的产量减少,而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并未减少,导致猪肉需求大于供给,猪肉价格一路攀升。
感想总结:
市场决定价格,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起起伏伏的价格变化,探索分析其中变化的原因,不仅可以加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更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价格变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
20金融工程2班 胡前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3-29 16:04 , Processed in 0.32675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