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金融二班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1 0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选情节:
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
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
现在回家意味着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片段摘自《致命的虚荣》第三章
反映经济学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对象
举例:举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有次他前往会议的路上看到地上掉了五百美元但是他并没有去捡起它而是继续前往开会,后来有人问起原由,他回答道“在弯腰的这几秒钟时间里我可以赚取更多的钱”。故事虽小但是其针对性却是很强的,很显然盖茨先生在面临权衡取舍后才选择了不捡钱,因为他的机会成本远高于地上五百美元的价值,他可以利用其捡钱的时间取得更多的利益,所以这件在我们眼中看起来有点荒唐的事情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的话完全是说的通的。
感想与结论:经济学原理并不是只存在于经济领域,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来充分的解释广泛的人类行为。而且通过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身边的事物是理性的不会掺夹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这就更有利于我们得出更客观的结论,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个人信息:
姓名:周恒基
学号:19210180245
班级:金融工程2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0-1-1 22: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1.片段来自第七章
概述:索非亚·乌斯提诺夫在商场上购买商品并引发关于对品牌的的思考。
原文:“难道他们不知道漂白剂就是漂白用的吗? 所有的漂白剂都是浓度为5 .15%的次氯酸钠溶液。花钱买贵的岂不是很可笑? ”她还是不停地咕哝道,”啊,想起那个家伙了——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古斯曼? 加斯曼? ——他说什么来着?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什么? ——正确的数量。不,最佳的品牌数。,‘索非亚’乌斯提诺夫刚刚读完了一些候选人的文件。那是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分配给她的任务。怍为一名化学家,她看了戈森的文章后吃惊不小。戈森在文章中赞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使消费者受益的品牌增值的范围是有限的。他宣称自己发现了理论上最佳的品牌数量。如果超过了这一数目,或与这个数目不相符,消费者的利益将会受损。
索非亚‘乌斯提诺夫清楚地知道,很多商品尽管商标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液体的漂白剂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哈佛化学系的一个同事曾经请教过一个著名的淡炼乳生产商。生产商告诉她,以他们公司的品牌出售的淡炼乳和食品杂货商出售的淡炼乳是一模一样的。但食品杂货商在出售时,会在炼乳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而且,两者的售价相去甚远。她还知道,阿司匹林的成分都是乙酰水杨酸。因此,她每次都会买最便宜的牌子。“如果高斯曼先生懂一点点化学的话,他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她边选购商品边咕哝着,“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品牌。”
2.情节理解:不同品牌的漂白剂、阿匹斯林其有效成分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品牌价格却相差甚远,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是指由品牌为企业带来效应,他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价值延续,在当前品牌先导商业模式中,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 品牌效应是品牌在产品上使用,为品牌使用者所带来效益和影响。文章中索菲亚选择的是便宜的品牌因为她认为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杂货其本质成分是一样的,但是品牌往往能影响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打造一个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使本品牌下的产品相较与其他类似商品更具竞争力,一个好的品牌往往能带给消费者心理上的保障。而著名品牌的商品价格较高原因也就在于对于品牌打造投入的资本增加了商品成本,此外还利用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3. 现实生活中类似于AJ球鞋、surpreme的衣服,从实用性来说这些与其他便宜的品牌商品差不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的差距仅仅就是一个商标。但是它们采用饥饿营销、提高定价等方式来营造一个奢牌的形象利用人们炫富的心理将自己的商品出售。
4.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一点被充分利用在了各大著名品牌,它们故意压低产量使得供求远小于市场需要进而抬高商品价格。此外,社会上拜金思想、炫富心理这些不好的消费思想都被利用用着远高于商品对应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从盈利方面,这些企业是成功的,从消费者方面它们是可恶的。其实品牌很多时候就是心理暗示,而非是质量的保证。
5.个人信息:姓名: 叶清净   学号:19210180240   班级:19金融工程2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5-8 01:08 , Processed in 0.18724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