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金融一班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9-12-22 17:09: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斯皮尔曼家坐在一起吃早餐,帕特丽夏·斯皮尔曼在抱怨自己总是很忙,她的父亲建议她以提高收费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帕特丽夏·斯皮尔曼觉得提高收费会增加工作量因为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父亲与女儿对于兽医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父亲认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而女儿认为兽医的收费越高,需求量越大。前者​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关系的经济学原理的供求关系原理,后者反映了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凡勃伦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双十一就是供求关系原理的例子,各种商品降价从而导致商品成交量急剧上升。而两双款式质量差不多的鞋子,在路边和商场里的价格有很大差别,一双80,另一双800,却总有人愿意买800的。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供求关系原理发生作用是在消费者求实的消费心理基础上,而凡勃仑效应更大程度上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里满足。
19金融工程1  19210180124  沈雅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12-22 22:3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生热爱 于 2019-12-22 22:35 编辑



1、戈森的文章《工资差别制与犯罪》引起了吴教授的怒火。戈森发现雇主为了不让采购员受到生产商的贿赂而购买本不如他们意的原料,给与采购员高工资,雇主这样做是为了让采购员更诚实。——第四章
2、情节理解:这一情节反映了工资差别制的经济学原理,本情节中谈到在一些快速发展并生产流行性和季节性产品的企业中工作的采购员比那些受过培训和教育的、在更稳定的企业中工作的采购员,他们收入反而更多些。这是由于雇主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采购员,利用他们对工资的欲望,给与他们更高的工资来保证产品质量,从而防止低质量产品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
3、例子:在很多企业中,为了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以及防止员工的不正当行为,管理者会适当安排不同的工资给不同岗位的员工。
4、感想:现实中的诚信问题无论是否可以用经济来解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到诚信。
                                                                                                                 ——19金融工程1班汪沁怡19210180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12-23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x_iRa9nV2n 于 2019-12-23 21:51 编辑

章节:第七章  亨利·斯皮尔曼女儿在圣诞购物旺季购买商品,亨利·斯皮尔曼让女儿带他去买削皮刀,他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了价格较贵的削皮刀,反应了时间的价值。
理解:买削皮刀反应了时间的价值,亨利·斯皮尔曼在买车时,用了一天的时间选到了最便宜的车,可在买削皮刀的时候,却没有挑,直接选择了第一次看到的价格比较贵的削皮刀,从购买物品所需要的时间里就可以看出购买者对所买的东西的重视程度。有些东西值得花费一天的时间去购买,但是有的东西不值得。物品的价值大部分取决于购买者的主观性和购买者对于物品的满意程度。
例子:当我们在购买一些贵重物品的时候,比如说电脑,我们会认真挑选,从多个品牌进行比对,选择好了牌子也要选择电脑款式,综合性能。考虑时间对物品价格的影响,选择在双十一打折日的时候在网店购买,还要考虑这家网店的名声,好评率,差评率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挑选电脑中,尽量买到价格实惠而性能又好的电脑。但是当我们买橡皮的时候,我们都是走进一家店以后就直接买了,一般不会从店铺走出来然后再去另一家。购买物品所花费的时间取决于物品相对于时间的价值,也取决于物品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感想:经济学其实并不是纯理论性的学科,他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接触着经济学,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我们要认真学习经济学,在以后购买物品的时候带着理性的眼光去消费。
19金融工程一班 19210180143 杨佳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9-12-25 19:59:28 | 只看该作者
1.情节:斯皮尔曼的父亲是一个裁缝,由于从事裁缝这个行业,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业的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却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能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因为对父亲不存在经济成本,所以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粗鲁的或有差别的对待某些顾客。还有二战期间,屠夫对待顾客的态度很粗暴无礼,因为牛肉价格是人为控制的。还有多年以后,石油供应量下降,联邦政府也控制油价,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后来政府取消控制后,石油供应恢复正常后,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出自于第三章li)
2,情节理解 这涉及的经济学原理是 市场影响着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市场的波动,影响着消费者与供应者。会打破卖家与买家关系的平衡,使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等的。当市场影响价格变为由人为控制后,供应方就会占主导地位,而需求方的地位则会下降。
3.例子:在2011年时,日本东北部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递进,而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到处传播,传遍了大江南北,从而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大幅波动,需求远远大于供应,此时盐的价格则由供应方操控。
4感想:当市场受到波动时,供需平衡被打破后,也不要随人潮,要保持理性,信任这个庞大市场的弹性平衡能力以及政府会及时将市场恢复正常。总之,保持理智。
                                                                      19级金融工程1班 19210180113 雷娇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12-25 20:39:31 | 只看该作者
1.情节
第六章
  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2.原理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理解:如果购买者执着于追求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同时他也正承担失去这件商品的风险,因为会有其他人看中同样的商品,并且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而最早购买。
3. 例子
  商场里的不定时打折或持续降价,商家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同时也利用消费者想增加消费者剩余的心理,吸引更多顾客前来。所以消费者在等待的过程中会进行心理权衡,极有可能等不到商品降至最低价格而提前购买,所以通常消费者剩余没办法达到最大化。
4. 感悟
  我们做出决策前总要权衡取舍,在进行权衡取舍的时候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力求能达到一个较稳的平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的目标要有清晰的定位,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需要通过冒险而得到的最低价格还是花费更多的资金来确保能得到商品?我们所面临的权衡取舍不是一定要选择一个最好的,而是要我们选择一个最适合我们的。 
                                                                                   19金融工程1班 蒋若彤 19210180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9-12-25 22:12:55 | 只看该作者
  1.概况:选自第十三章      
  “不,不是校友联合会付了钱的缘故。就算你已经支付了横渡的所有费用,你多吃菜单上的任何一道菜也不会花你一分钱的。在大多数的餐馆里吃饭却不是这样的。你在决定点不点面食之前,你得先看看价格。如果面食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胜过你不点这个菜而省下的钱带给你的满足感,你就会点这个菜了。你在这里点菜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里的菜都不用钱。因此,只要你更喜欢面食而不是价格,你就会要面食的。如果面食能给你带来哪怕是一丁点的满足感,你也会点的。你总会点一些,不会不点的。用我们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你会一直吃,直到吃的边际效用为零。到那个时候,你的心里就平衡了。”
  “我怀疑我的体重还会是三百斤的。”索非亚回答说。
  “如果是那样的话,”斯皮尔曼眨了眨眼说,“不止你有那么大的消费者剩余,每个人也都会有的。”
2.对情节的理解:    这个情节提到了边际效用和消费者剩余的经济学概念。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单看定义十分难理解,但放在这个故事里,就代表了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十分通俗易懂;而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他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在文中指索菲亚预期外所吃的食物。两个抽象概念得到了现实中实例的解释后显得更加容易理解。
3.涉及的经济学原理: 消费者剩余    边际效用
4.现实中的实例: 自助餐吃便宜但喜欢的东西
5.感想:通过这篇小说,了解到了生活中很多和经济学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让许多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我们要学会将经济学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释生活,服务生活,从而学以致用。
6. 个人信息:   姓名:  毛畅翔
                     学号:19210180119
                    班级 19金融工程1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12-26 17:14:25 | 只看该作者
1、情节
第四章:吴教授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他认为边沁的功利主义可以很方便地解释人性中曾遭抛弃的一维性。“有哪个人不在计算呢?所有人都在计算。有的没那么精确,而有的精确些:但是所有人都在计算。”他沉浸在纯粹的成本与效益的世界中。甚至在走出图书馆时,下意识地想到了偷书的成本与收益,经过他的计算,偷书的成本明显超过带来的好处。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在拥挤的路口超车的司机在他看来也是对成本——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由此,他发散思维,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甚至是犯罪行为都是出于功利主义的思考。
2、情节理解
这一章中作者重点描述了功利主义的成本——效益计算原理。生活中很多事都会经过成本和效益的计算,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我们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这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人们之所以要投入一定的物质或钱财,是因为希望通过这样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物质和钱财。不想得到收益的投入是不存在的。从本质上讲,任何活动都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收益亦有成本,只有当其收益超过成本时,才是经济合理的。包括那些违法犯纪的行为,也是经过考虑计算可能获得的利益,觉得收益大于成本,才会冒险一试。
3、例子
上大学也是我们经过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决定采取的行动。上大学需要我们付出高考的努力,大学的学费、生活费、路费等各种费用以及宝贵的青春四年的时间,这些都是成本。而我们会获得的收益则是更全面精深的知识、通过锻炼提升的综合能力、更成熟的心理、将来寻找工作过程中更高的成功率、在大学交际中获得的广泛人脉等等。在经过综合考量后,我们觉得获得的收益比付出的成本大,这样的行为是值得的,所以我们会努力考大学,在大学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以求未来更高的收益。
4、感想
我们每做一个决定,难免会考虑成本——收益问题,之所以会有付出,是想获得回报,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单纯地只考虑利益,社会还有规则和法律制度需要我们遵循,还有道德的约束,不然人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社会就会混乱动荡,人也都会变成冰冷的机器。通过合法的途径,用较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自然是可以的。
19金融工程1班    华瑶佳     19210180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12-26 20:06:5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节选情节:
   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除此以外,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其他的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
  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斯皮尔曼立即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一个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有一次,他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
  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荷兰的拍卖会和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是很相似的。受到菲琳百货大厦里这种价格体系刺激的狂热购买者知道等得太久可能意味着什么也买不到。同样,无动于衷的沉着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得太久,那么郁金香鳞茎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不会是他的了。

情节内容概括:这一段情节较为详细的叙述了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的价格策略,并与荷兰的不同寻常的拍卖会规则相联系。

理解:这个菲琳百货大厦的廉价商品部的价格体系设定地十分特别,在这个价格体系中,所有商品都是打折出售,但是所有商品的折扣都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预测的,虽然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该商品会不会在价格降到最低前被别人买。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同时顾客们也在冒着失去这件物品的危险,另外还有可能会失去以最低价购得商品的可能性。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和荷兰的拍卖会一样。如果顾客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样做,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索取消费者剩余了。

案例:消费者剩余的运用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知不觉地被小商人们所利用。比如说,当一个人进入农贸市场的时候,他想买一斤西红柿。当这个人走到摊位面前的时候,看见这一个摊位的西红柿又红又大又新鲜。他情不自禁地说:“这个西红柿真好,我今天特别想吃西红柿!”卖西红柿的小贩子心想:这个人看中了我的西红柿,我可以贵一些卖给他。其实,这个买西红柿的顾客表现出很想买的样子,这表明他具有比较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这个顾客问:“西红柿多少钱一公斤?”小贩子回答:“两块五一公斤。”本来西红柿只卖一块五一公斤。由于这个顾客表现出有较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小贩子故意提高了价格。当把价格提高以后,这个顾客还觉得挺上算,他毫不犹豫把西红柿买下来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到个体摊位那里去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我们想买一件东西,最好不要表现出对该商品的浓烈兴趣,而要表现得若无其事,可买可不买的样子,卖东西的小贩以为您不太想买,就不敢提高价格。
  再比如说,上服装市场买衣服,在个体摊点、有些衣服标价每件120元,但实际上50元就可以买下来。为什么要标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小贩子想把您的消费者剩余都赚去。这些衣服虽然成本不足50元,但是有些人特别喜欢这件衣服,他愿意出100元甚至150元买下来。这里面就存在消费者剩余。因此,当去购买这件衣服的时侯,如果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非常合适,颜色也非常满意,这个时候您不要流露出来满意的神色,否则你就要花费120元才能够买下这件衣服。你嘴里应当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还算马马虎虎。”当然,有些顾客没有经脸,他会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非常合适,颜色也非常漂亮!一件120元一点也不贵!”这个顾客高高兴兴地花费120元买下这件衣服。小贩子也高高兴兴地发了一笔小财。
  在我国,奶粉这种产品一直是低价销售。每一袋奶粉大约在10元钱左右。全中国的奶粉基本上都是这个价格。随着国门开放,外国商人大量进入中国。这些外国商人学习过“微观经济学”,他们十分了解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某些外国商人就想:“每一袋奶粉仅仅卖10元钱,但是肯定存在某些人对奶粉的需求特别迫切,他们愿意100元买下一袋奶粉。这些人是什么人?”这些外国商人终于想明白了,有些年轻的中国母亲刚刚生下婴儿的时候,由于缺乏人奶,她们需要质量比较好的婴儿奶粉。于是,外国商人研制出质量略微好一些的奶粉,适合婴儿食用。再加上广告以及宣传的作用,包装上再下功夫。这样一袋婴儿奶粉卖到80元至100元。年轻的中国母亲为了让婴儿健康成长,所以她们愿意花费较多的钱去买质量比较好的婴儿奶粉。由于中国人口较多,众多的年轻的中国母亲在购买奶粉时的消费者剩余都跑到外国商人的口袋里去了。外国商人利用了消费者剩余这一简单的概念确实发了一笔大财。

                                                                                                 ——19金融工程1班  张薇  19210180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12-26 20:24:31 | 只看该作者



    (1)第六章: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荷兰的拍卖会和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是很相似的。受到菲琳百货大厦里这种价格体系刺激的狂热购买者知道等得太久可能意味着什么也买不到。同样,无动于衷的沉着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得太久,那么郁金香鳞茎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不会是他的了。
  (2)反应经济学原理:约束条件下的权益最大化  理解:消费者不能无条件的追求权益最大化,因为你无法确定在你等待期间是否存在其他人和你一样对这个商品感兴趣。所以,消费者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地进行权衡,保证自己权益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导致的结果总会是商场在还未达到最低限度时商品被提前买走,获得利益。
  (3)举例:在你举行一场拍卖会时:规则是你可以用低于一百以下的任何财产拍卖一百元人民币,第一名获得钱财,第二名必须支付所报钱财。导致的结果无疑是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争夺,所拍钱财大都超过所拍卖品一百元,拍卖中心获得收益。
  (4)感想:在有着相反力量的场合,供给和需求会自动达到平衡。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在商场或者是特定场合约束情况下,保持理智的去看待自己所需求的商品,尽量为自己谋得权益最大化是很有必要的。
                        19金融工程一班   周旭芳   19210180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12-27 16:41:10 | 只看该作者

1.情节概括:
        在第11章中,亨利提到,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更确切地说,如果没有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亨利讲:“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同时他也提到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而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亨利说:“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
2.经济学原理:
         这个情节中提到了边际效用递减这个经济学原理,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3.生活中的事例:
        在生活中,有关边际效用递减的事例很多。例如当你极度口渴想要喝水时,你喝下第一杯水时往往最痛快,但随着口渴程度的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和喝到完全不渴时即是边际,此时要是再喝水甚至会感到不适。
4.启示:
       边际效用递减这个经济学原理使我想到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生活中如果没有创新,生活难免太枯燥;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无法发展。
                                                                                 19金融工程1班  高红玉  19210180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4-25 22:00 , Processed in 0.31344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