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命的均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1: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段落选择
    “维勒莉,我能试着用你手中的软饮料来向你解释你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吗?
  “很高兴能接受你的赐教。”
  “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这我并不反对。”她说。
  “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换句话说,亨利,”奥利弗·吴回答说,“边际效用递减的含义就是出售报纸与出售块状糖、香烟的方法不一样。”
“完全正确。”斯皮尔曼回答道。
————————出自第十一章
2. 经济原理:效用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3.实际案例
喜欢甜品,且注意到蛋糕店柜台里的甜品大多分为小块但精美的与不同款式的大蛋糕(普通款或定制款)。当个体的需求仅为自己食用的非主食甜品时,相比于一模一样口味的大小蛋糕,大多会选择小蛋糕,原因在小蛋糕作为加餐,第一口可以带来愉悦感,但随着每一口的糖分加多,品尝者会感到腻味或者强烈的饱腹感而停止食用。从第一口蛋糕开始,个体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此时,比起一整块蛋糕,小块蛋糕能更好的给消费者带来体验。
再者,即便是大蛋糕与小蛋糕价格相同,个体消费者也会选择小蛋糕。蛋糕难以保存,随着时间加长口感也会日渐变差。大蛋糕的最后一块与消费者付出的最后一块效用难以相等,因此即使是面对便宜的大蛋糕,个体消费者也不会选择购买。
4.感想
读完《致命的均衡》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兴趣。在课堂中提到的例子仅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小说以一个故事,将经济学原理插入其中加以分析,让我更体会到了经济学的魅力。似乎所有人的一切行动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出原因,预判出结果。小说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包括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斯皮尔曼裁缝父亲的行为其中体现的机会成本都十分有趣。最后克莱格院长因为著作中编纂的岛民经济数据被发现而残忍杀害戈森等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记得前文中确实提到了数据的片段,但我却没有注意到,仔细想想,在当时也许留意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从而早早判定凶手。山药的价格在4-5条九号腰带,而独木舟的价格则在7801100九号腰带之间。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文中又提到了人们通常会走遍不同村落来确保红羽毛货币做了一笔最好的交易。独木舟对于岛民家庭来说相当于前文中斯皮尔曼要买的车,由于付出的价格大,人们会尽可能的找到更便宜的价格,且其中花费的时间精力起码与获得的优惠相等。但山药作为次要食品,相当于斯皮尔曼买的削皮刀,时间的价值会远高于寻找低价的成本,因此卖者对山药价格的设定应该是幅度不一的。因此在这里就可以推断出克莱格的数据有些问题。前文中戈森要告诉斯皮尔曼一件棘手的事情,贝尔收到了戈森电话想谈论委员会的事情并收到了一封信,戈森隐晦地与未婚妻说的骗子并与他达成交易(第十章),这些线索都直直的指向了克莱格院长。
此次经济学小说的阅读让我对经济学作品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打算阅读《好奇心经济学》。以经济学分析人,又是简单化、功利化了人,却又直戳人的本性。
5.18国贸本 18210120107 丁俐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6-29 12:03:2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故事情节与经济学原理结合的很好,现实案例很贴近,解释很清晰完整,感想很真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6-29 12:11:41 | 只看该作者
分析透彻,举的例子形象生动,易于理解,非常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7-1 17:45:51 | 只看该作者
用甜品作为实际案例,贴近生活,分析原理十分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7-1 17:55:45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学原理掌握透彻,举例形象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7-2 16:36:4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想很有特点,很有深度,令我有一番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4-28 05:41 , Processed in 0.18473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