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11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09: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3.3如何看待经济学的实验科学性?
许多人批评经济学不是一门实验科学,从而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性。这个观点是一种误区。首先,随着实验经济学近些年的迅速发展,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学科,实验经济学通过实验的手段来检验人的行为,检验人的行为假设是否理性,从而实验经济学成为检验经济理论是否合乎客观现实的重要手段,理论家也从实验中获取了重要信息从而推动了理论向前发展(Al Roth 的网页上有众多经济学家关于如何认识经济学实验的讨论),而且经济学实验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见John List 的有关讨论)。
的确如此,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特别是针对体制转轨的需求,经济实验对政策和制度的验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早期学者的不断探索、以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对经济实验的方法和工具所进行的系统性归纳,当代的实验经济学作为重要的实证手段在市场机制设计过程中日益受到关注。当外部环境迅速变化、新技术大量涌现时,改革一方面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得不谨慎考虑各种政策建议和新提案的战略风险和社会成本。因此,能否寻找出一种办法,针对新的体制提案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进行相对完整、周密的考察,自然就成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采用了“特区政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等各种措施。经济实验与这些措施在力求降低改革的风险和成本这一指导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但经济实验与“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原型试点积累经验的各种做法在方法论上又有着重大的区别:与原型方法相比,首先,经济实验所回答的研究问题更单一,每个经济实验只考查一种政策的效果、一种机制的特征。其次,经济实验所采用的技术工具更规范。在现实生活的经济实践中有多种因素发挥作用的情形下,经济实验方法要求而且能够将与研究人员的问题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集中考查某一特定因素对具体的经济现象的作用。最后,与原型方法相比,经济实验的成本更低廉。
此外,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及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周恕弘博士领衔的行为和生物经济学研究团队,正在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及上海财经大学实验经济学研究团队合作,研究人的基因与其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一旦弄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为经济学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学科奠定基础。
不过,我们当然也必须承认,也有不少经济理论,如综合考虑的一般均衡理论,不能或很难拿社会作实验,弄不好会造成政策失误,导致巨大的经济社会风险,这是与自然科学一个重大不同之处,自然科学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拿物体做实验,通过实验室可以检验和发展理论。自然科学大致只有天文学不能做实验,但天文学不涉及到个体的行为,一涉及到个体的行为,问题就显得更为复杂。此外,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做到非常精确,比如盖楼、修桥、造导弹和核武器,可以精确到任意程度,其参数都是可控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可做实验的。但经济学中影响经济现象的许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
经济学家经常被批评经济预测不准确。可用两种原因来解释:一种原因是主观方面的,即有些经济学家本身的水平问题,没有经过系统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在讨论和解决经济问题时,弄不清问题的主要成因,作不出内在逻辑分析和推断,从而开错治理经济问题的药方(如果这样的药方存在的话);另一种原因是客观方面的,即使受过很好的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的直觉和洞察力,但影响经济结果的一些经济因素发生了不可控的突变,使其预测变得不确切。一个经济问题除了牵涉到人的行为,使得问题变得复杂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尽管一个经济学家非常高明,但许多影响经济结果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使预测出现偏差。就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尽管很有威望,能管好本国的事情,但无法控制他国的事情一样。从而,即使一个好的经济学家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但一旦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突变,就有可能使得经济预测变得很不准确。那么,经济学一般不能做实验,靠什么来判断经济形势走向或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呢?靠的是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
那么,如何弥补经济理论不能或很难拿社会作实验的问题呢?其答案是,靠的是内在逻辑分析,并由此得出内在逻辑结论和推断,然后通过历史的大视角和长视角的比较和数据实证的检验。这样,在作经济分析或给出政策建议时,首先要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分析,给出适用的边界条件和范畴。同时,也需要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或实验经济学等工具手段进行实证分析或检验,再加以历史的大视野、大视角来进行纵横向比较的分析。所以,在作经济分析或给出政策建议时,既要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分析,也要有大视野的历史比较分析,及有数据统计的实证计量分析,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在很多的程度上弥补了许多经济理论不能或很难拿社会作实验的问题。
所谓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就是首先对想要解决问题的有关情景(经济环境、形势和现状)作充分了解和刻画,弄清问题所在和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正确运用恰当的经济理论,得出科学的内在逻辑结论,并据此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和正确的推断。只要现状符合经济理论模型所预设的因(经济环境、行为假设),就能根据经济理论得出具有内在逻辑结论的果,从而对所处的不同情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会不同),给出解决之道(给出某种制度安排加以解决)。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分析方法,可以对给定的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经济人行为方式及经济制度安排下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根据经济理论,作出符合内在逻辑的科学推断,并指导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换言之,只要弄清楚了问题和成因,有针对性地正确运用经济理论(相当于药方),如果这样的理论存在的话,就可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就能得出内在逻辑结论,从而作出准确的预测和正确的推断。否则,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检验一个经济理论的结果不能拿社会做实验,也不能单靠数据说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不是预测真理的标准,需要靠的就是内在逻辑分析。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或修汽车)一样,最难的是找出病因(或故障),医生医术高低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准确地找到病因,一旦把病因找到,并且存在着治疗的药方,那么开药方就相对简单多了,除非他是一个十足的庸医。解决经济问题,药方就是经济学理论。只要将经济环境的特征诊断明白,情况调查清楚,人的行为定位准确,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
余论
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其本质的更好掌握至关重要。以上本文从基本分类、主要作用、核心假设、关键要点及其视野下的市场制度等方面对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做了介绍,也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厘清。这些也凝结了过去30年笔者学习、研究、教学和应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心得。当然,从完整性的角度出发,要理解和正确应用现代经济学,还必须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及(5)进行评估比较。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及提供分析工具。这种规范性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使得现代经济学在过去70年来发展迅速。总之,正确理解、学好和掌握现代经济学,不仅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非常重要,对实际应用更重要,一旦用错,制定出错误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影响和危及的不仅是个体,甚至是整个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和方法的更好理解,可以为更好地运用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进而乃至为发展适应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此外,除了要学好经济学,在提出政策建议时,还特别不能屁股决定脑袋,以致过多考虑自身利益,还要具有社会良心和责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4-18 11:06 , Processed in 0.12214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