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4|回复: 0

[延伸阅读] 中国20世纪中叶的恶性通货膨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5 2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延伸阅读】中国20世纪中叶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当时的物价一直是比较稳定的,自1912年-1937年货币制度虽然屡有变动,但一直是实行银本位,期间银值没发生大的变化,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处于战争状态,通货膨胀开始出现,但1037年-1939年期间的通货膨胀还处于较温和的水平,1940年开始通货膨胀像脱缰野马一样奔腾起来,发展成为恶性通货膨胀。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到1938年底日本几乎占领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中国东部农、工生产的富庶之地落入敌手,这些地区的农业产值占了全国4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92%,至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国几乎丧失了所有对外交通通道。1944年的进口量比1941年降低78%, 仅为1937年中国总进口量的6%。
国民政府的税源几乎损失殆尽,财政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对日作战全面展开,国民政府不断增加军事投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1939-1941年,政府总支出增长三倍半以上,其中军费占了总支出的大头。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只占总开支的10%—20%,最高不过30%—40%,而抗战后的1937—1940年,财政赤字平均占支出的70%左右,1941年—1945年,这个数字更提高至78%。战时财政支出主要为军费开销。以1941年为例,政府支出100.03亿,其中军费占到73%。当年收入仅13.1亿,赤字86.92亿。后几年军费所占比重基本与此持平,至1945年增至87.3%。
面对如此困难的财政局面,国民政府曾试图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来解决,日本历次侵华战争公债都是其主要的财政来源,二战期间其军费的近80%来源于强行摊派的公债。但在中国公债发行却屡屡受挫。抗战一开始,政府原以为人民爱国热情高涨,乃发行各种“爱国公债”,但是公债的承购量却很少。以流通最广的救国公债为例, 1937年公开发行,由于效果不彰1942年政府甚至强制国人购买,但是各省政府认为在农村执行此项办法障碍重重而表示反对,政府只能把强制摊派局限于城市,但人民以及银行界对公债均不感兴趣,虽经政府一再呼吁,承购额仅为半数。1940年7月行政院特设“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来推销公债。1941年公债发行达到12亿元、1944年达到30亿元。但即使这样,通过公债募集到的资金相对于整个财政支出来讲也是杯水车薪,据统计仅占到累积财政赤字的5%左右。
公债的路走不通,税收也只是聊胜于无,只能占到财政支出的6%,那么国民政府应付庞大的战争支出就只剩下借贷、国外援助和发行货币这三条路了。在前两条路不稳定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其实就成了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到一半以上。
七七事变前的1937年6月法币发行总额为14亿元,至1939年4月翻了一番,达28亿元,1941年底增至151亿元,而1942年纸币发行权集于中国家银行一家之后发币更是达到疯狂的程度,1944年底为1894亿元,到抗战结束时的1945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是5569亿元。八年间,法币数量增加了400倍。与此同时,沦陷区的日伪政权也发行自己的货币、抗日根据地也发行名目繁多的各种货币、日军还伪造了大量的法币,因此整个中国货币非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大后方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如将1937年上半年大后方的物价指数定为100的话,1939年为213,1941年为1294,1945年则是184455。这意味着,八年来后方物价翻了1800多倍。
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付出了空前的代价,不仅浴血奋战、为国捐躯,并且在经济上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毁家纾难,承受了物价上涨、财富缩水的痛苦。本来以为抗战胜利后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但紧接着内战爆发,而国民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金融政策,使得通货膨胀反而愈演愈烈,人们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
抗战胜利后全国的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物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如国统区的重庆10月份物价比8月份下降了1/3,沦陷区的上海9月份物价比8月份下降了36%。由于沦陷区使用的货币是中储券,战后需要兑换成统一的法币,按当时的物价,1元法币应该兑换30-50中储券,但国府却制订了1:200的兑换比例,结果导致金融秩序出现混乱,沦陷区及全国物价开始上涨,到12月份就又涨到8月份的水平。
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开始了疯狂印票子,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物价自然也会迅速飙升,货币贬得一文不值,甚至有人用货币来造纸,因为同样重量的货币买不来同样重量的造纸原料,用货币造纸反而更便宜。
为了解决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国民政府1948年8月19日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内容为:限量发行20万亿元金圆券,回收法币按1:300万兑换;限期收况人民持有的黄金、白银及外汇;冻结物价,物品与服务价格按8月19日标准以金圆券交易。
在开始发行金圆券时情况还算不错,但后来蒋经国在上海打击进行投机活动扰乱市场的“大老虎”失败后,市场重新陷入混乱,不得不在11月1日全面撤销物价管制,突破20万亿金圆券发行限制,于是疯狂发币重新上演。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发行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同时,物价也像脱缰的野马,一日千里,全速狂奔。至1949年7月3日,已经撤往广州的民国政府宣布停止发行金圆券,这一货币改制彻底失败。
从实行法币改革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十几年里,民国政府究竟发行过多少钞票呢?据有关档案资料记载, 1949 年比 1937 年的发行增加1400 多亿倍。以上海物价为例, 12 年里上涨了 368000 亿倍,超过同期通货增发量的250 多倍。按人们生活必需的粮食价格进行计算,其上涨倍数为 476000 亿倍,为增发通货倍数的 330 倍。纸币的增发达到天文数字,而物价的上涨又远远超过纸币的发行倍数,同样数量的货币所能买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少。 1937 年民国政府发行的法币,当时的 100 元可以买到两头牛, 1938 年变为一头牛, 1939 年可买一头猪, 1941 年能买到面粉一袋, 1943 年可买到一只鸡, 1945 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到 1948 年 8 月,只能买到 0.000000000185 两大米。据统计,上海的白粳米, 1937 年 6 月每石为 11.05 元,到 1949 年 5 月,每石价格上涨到“金圆券” 44000 万元,相当于法币 1320 万亿元,比抗战以前上涨了 1190000 亿倍。这次通货膨胀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
不仅国统区的法币的金圆券,第一套人民币也同样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1948年12月1日,经当时的中共中央批准,以当时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为基础,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行在全国解放区流通的“中国人民银行券”,又改称人民币。1949年4月人民币发行总量607亿元,7月底就达到了2800亿元,到了11月底,迅速增加到2万亿元,到了1950年2月底,达到41000亿元,3月份,发行量已经增至4.91万亿元,一年增加了80倍。同时物价也大幅度上涨,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全国13个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上涨91倍,其中天津市的面粉、小米、小麦、纱、白细布这五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更是上涨了103.7倍。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新版人民币,并确定新旧币的兑换比例为1:10000,这就是“第二套人民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4-16 19:27 , Processed in 0.17457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