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dia 于 2019-6-14 12:51 编辑
一、小说情节 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作为一名裁缝,父亲的良好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衣服做得好,更是因为他对顾客的礼貌与友好。但是当父亲沿着楼梯爬到裁缝店上面的褐砂石房屋时,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彬彬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第三章) 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第六章) 二、经济学原理 1、工资差别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造成不同职业和雇员之间工资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职业性质;二是工资政策。职业性质对工资差别的影响有五个途径:一是使劳动者的心理感受不同:有的职业使人感到愉快,有的则使人感到厌烦;二是掌握职业要求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职业很容易学习和掌握,有的则难以掌握;三是职业的安全程度不同:有的职业风险大,安全系数低,有的职业就没有什么风险,十分安全;四是承担的责任不同:有的职业责任负担比较大,有的则很小;五是成功的可能性不同:有的职业很容易成功,而有的职业则容易失败。那些使劳动者不愉快、学习成本高、不安全、责任重大、失败率高的职业,要付给高工资,反之,付给低工资。职业性质是现代岗位和职务工资制的基础;而政府不适当的工资政策(如限制职业竞争,加强垄断,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则会扭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使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反映不出合理的差别。 2、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三、案例 1、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石油供应量下降,政府又对油价严格控制,很多顾客排长队加油,加油站职员的态度却很粗鲁,相反政府取消控制时,他们的态度又好转。 2、生活中,当我们去购买东西的时候,看见一件喜欢的衣服标价299元,但实际上90元就能买下来,为什么标价这么高?因为商家想赚取消费者剩余,虽然衣服的成本不足90元,但有人喜欢,他们乐意出高于90元的价格买下来,这里面就存在剩余价值。 四、个人感悟 生活中,很多商家利用消费剩余“骗取”顾客,所以在看到自己心动的商品时,不能表现出很强烈的欲望,不让商家观察到你的真实心理,让商家以为你不太想买,这样他就不会抬高价格。这就是所谓卖家与卖家之间的心理战了吧。 不同的职业导致工资的差别,有些行业很容易学习掌握,竞争力大,他们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太少,但供应量却差不多可以满足需求量,因而工资赚的少,服务态度好才能吸引更多客户,像裁缝、黄包车车夫,工厂的生产人员等,这些可以说是廉价的劳动力,而那些高尖人才却能获得很高的收益,如IT人员,因为这些行业不易掌握,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久而久之,不同阶层收入水平差距拉大。 18金融工程2班 卢雯婷 1821018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