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5:4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相安静_Uls9u 于 2018-1-31 17:08 编辑

《致命的均衡》中的经济学原理
      《致命的均衡》这本书读起来富有趣味性,将经济学原理巧妙地穿插在推理故事中,使得“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效用最大化”等经济学概念与小说情节结合地恰到好处。下面我将进行具体分析。
       在第3章中提到过这一句:斯皮尔曼不愿意回家和戈森见面,他总是在权衡成本与效益。我便联想到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总是需要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例如时间的安排,收入的分配,大到人生方向,小到早餐吃什么。而边际量也是理性人的重要参考,通过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就鼓励了人们作出行动。
       此外还涉及到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斯皮尔曼倘若回家,就需要放弃4小时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时间用在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上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回家对斯皮尔曼来说是不值得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有关机会成本的案例。丁俊晖,因为台球而放弃了学业,对他来说经过专业训练所得到的报酬是丰厚的,那么上学的机会成本就很高。一个同样的道理,我身边的同学,有美术生,音乐生以及体育生,他们有的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是文化分数不够达到理想学校,才选择另辟蹊径,但都诠释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我们面临着人生道路上许许多多的分岔路与转折点,这就要求我们所作出的决定,必须充分权衡利弊,要懂得计算机会成本,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机会成本最小的事,不要执着于沉没成本。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巩固了课上难懂的知识点,较好地理解机会成本、价格弹性等名词的含义,从生活角度体会经济学带来的乐趣。我会细细品味书中的精髓,将它化为自身的内涵。


17市销

17210140130

於芝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6-11 17:42 , Processed in 0.16274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