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另一个视角看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emon_hd9vD 于 2018-1-1 18:17 编辑

   17国贸专升本 陆康玲 17230121124
                                                                               用另一个视角看经济学                                                                                                                                                                                                  ——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在宏微观经济学老师的推荐下,我知道了《致命的均衡》这本书。带着十足的好奇心,点开百度搜索这本书的一切。百度百科的简介是这么写的:丹尼斯·戈森自杀了。因为哈佛大学职称和终身制评字委员会刚刚拒绝聘任他为经济学教授。被拒绝聘任对一个学者来说,可能是终生耻辱,而对戈森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为此自杀就太不值得了。紧接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委员会里投他反对票的两个委员相继被杀害。警察在案发现场找到了戈森未婚妻的手套……经济学才亨利·斯皮尔曼意识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总感觉有些线索在暗示凶手另有其人。最终他凭借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推断出真正的凶手。而此时,凶手正和他近的咫尺……
       看完简介完全觉得有点像悬疑小说,在想知道凶手的好奇心驱使之下,我用一天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小说。这是一本与经济学息息相关的书,男主人公通过经济学推理解开了谋杀案,找出了凶手。最后让我很意外的是,这本书是虚构的,让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笔和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其中,书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个事件是荷兰式拍卖。就一般性的拍卖而言,我们都知道,它们的方法是从一个很低的价格开始叫价,然后大家喊价,出价最高者得到拍卖物。这样的做法很合符情理,大家也已经习以为常,但世界之大,有没有不同乃至相反的做法呢?
有的,荷兰式拍卖就是。它不是从最低价而是从最高价开始叫。在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的数字也不表示时间,而是代表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有一个购买者按下铵纽,大钟的移动便立即停止,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拍到了这件商品。
       这样的拍卖何以能够成功,会不会价格一路狂跌无人问津?不会的。虽然,没有一个荷兰人愿付超过自己愿意的高价来买一根郁金香茎,但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待得太久,低出了自己愿出的价格,那么郁金香茎很可能就要归于他人之手了。显然,消费者并不能无条件地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地权衡,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荷兰式拍卖就涉及到了经济学的一个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效用就是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
       荷兰式拍卖中的经济学原理很有趣是不是?更有趣的是,这一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拍卖,也被运用于普通商品的销售。例如,书中谈到有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但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其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到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将被捐给慈善机构。商场会赔本,甚至关门吗?当然不会。理由如同荷兰式拍卖,顾客必须在少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间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一空,而商场大赚其钱。
       显然,在这样有着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致均衡。
       生活中也有许多效用最大化的例子,拿手机为何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来举例,从最开始的iPhone4到现在的iPhone8只不过几年的时间,从效用最大化原则看待这个问题就是:消费者连续消费某一型号的手机给消费者带来的编辑效用是递减的。所以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型号的手机,他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所以,企业就要不断创造出多样的产品,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通过读《致命的均衡》这一本书,让我们平时学到的枯燥的经济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从最基本供给需求均衡,价格决定,到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所有里面的东西不过是西方经济学微观中最基本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点在我脑海里更加鲜明了。
       这本也让我对枯燥的经济学有所改观,让我发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经济学原理,对我们平时做选择也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6-11 10:02 , Processed in 0.20483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