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3-11-11 17:28:41

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在于实施精品课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杨伟军董奇志前一阶段学习了教育部周济部长关于《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指示,研读了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建设》一文,深有感触和体会。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今年4月开始,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体现了教育部务本求实的工作态度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理念。以下为笔者的一些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的分析
1.所谓“课程”即:(1)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2)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3)某学科的教学进程;(4)广义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狭义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所谓“精品”,即最精美的物品,笔者认为即优中之优的物品或事物。
2.“课”和“课程”其意义是不同的,“课”是指(1)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教授或学习;(2)在规定单位时间内,教师以限定分量的教材,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教学活动;(3)指一门或一类课程,如语文课和数学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也指教材组成的数量单位,如一学期语文教材分为若干课。
因此,所谓“课”应该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以限定分量的教材,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教学活动。所谓“精品课程”应该是最精美的、最优秀的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结构、进程安排和教学实施过程。“课”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课”也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体现。
3.张尧学司长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精品课程就是为了向课程要质量,向名师要质量。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就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问题。张尧学司长将精品课程的建设分为六方面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验内容建设,足以看出精品课程建设是一综合系统工程,要建设好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把综合系统工程科学地分解成若干便于施工的子项目,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笔者认为首先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通过科学评价,筛选出合格课、达标课、优质课。各高校在此基础上抓好一批“精品课”建设。
二、精品课程应以精品课建设为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做的基本工作是:首先要选择专业和课程,对专业和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所谓“课程设置”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其二在合适的专业中选择出必要的重点课程后,就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亦即编制课程计划、分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等一系列工作。其三就是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即进行培养目标、课程门类,各门类水准和基本内容的规定。其四是“课程实施”,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过程。其五是“课程评价”,即依据实施情况,研究课程实施价值,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判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完成教育目标的程度、检验课程编制的效果。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由每一讲课所构成的教学过程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换句话说,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通过一讲一讲精品课的建设来体现,离开实际存在的精品课,那么精品课程就名不副实。在这一点上张尧学司长讲得非常明确:“精品课程建设是在教授上了讲台之后,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那么,如何建设精品课,如何使每讲课都成为精品课程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课程的成果和甜味呢?
1.以新的教育理念建设精品课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精品课建设的思想保证。每一讲精彩而受欢迎的授课,无不包含着严肃认真的前期备课,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师生交融的课堂组织,活泼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人格的融入等等。有人认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地从“一支粉笔打天下”转变为“一支鼠标打天下”,这种比喻不一定恰当,但也不只是简单地形象比喻,而确实蕴涵着深刻地教学改革思想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反映了信息化时代、知识大爆炸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有机结合,更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
2.学校应建设课程施教规范和评价标准:
就任何一门课程而言,并不是每一讲课都很容易建设成为精品课,而同一讲课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任教,由于其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经历以及个人气质不同,教学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主观和客观因素存在的差异,亦即根据教师个人素质、课程特点的不同,学校应设立合格课、达标课、优质课和精品课标准模式,为此有必要制定科学而符合教学规律的评价制度,并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精品课,以此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条件。
3.建设一支能够实施精品课的教师队伍:
学校把所有课程通过科学而符合各校实际地评价制度和标准,设置出合格课、达标课、优质课和精品课,从机制上保证了精品课的名副其实,但一讲设计非常完美的精品课,其效果的体现关键在于任课的教师如何施教,为此应该将所有课程的精品课建设过程作为筛选和培养实施精品课教师的过程,精品课建设必然会造就出一批实施精品课的教师队伍,一些高校组织开展“达标课、优质课、精品课”评选活动,或出台《课堂教学质量认定实施细则》和《免检教师制度》实质是对精品课建设的具体体现。
4.精品课的标准应以学生评价为主:
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讲课是否为精品课,必须以学生评价为主,听课学习的学生普遍或绝大多数认为这一讲课讲得精彩生动,收益匪浅,是精品课的首要因素。周济部长强调,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建立评估制度关键在于如何客观准确地纳入和体现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精品课”的实际存在。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益、各类等级证书、文凭的取得通过精品课的实施而得到收获。
三、精品课程建设之思考
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建设
张尧学司长明确指示,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建设本身就涉及课程设置问题,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学科和专业不断出现,没有哪一门学科、哪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成不变的,如课程设置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与其它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等等,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时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设置的发展变化就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从设置什么课程,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程,课程内容的范畴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功亏一篑。
2.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非常有必要,但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从编写到出版周期过长,教材形式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一本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出版后内容就落后于现实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立即再出新版又不现实,这将会影响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为此应该在各高校倡导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执行,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应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充分条件。
3.教学环境与精品课程
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由每一讲课在施教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实训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精品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 (不否定只靠一只粉笔、一份教案的方法) ,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教学环境应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4.加强对精品课程的研究实践
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目前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各高校的研究机构应与各教学系、部协同配合,努力实践并及时总结积累有益经验,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品课程建设绝不是单纯的教材建设或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二三年五月

作者简介:
杨伟军—中国职教学会理事,全国铁路高职和中专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执行副院长。
董奇志—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

来源:网络转载

郑州铁路, 教育部,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 教学计划
来源:网络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设精品课程的关键在于实施精品课